護士蒙頭巾、美容要清真!新加坡護士即將迎來戴「頭巾款護士裝」
從伊斯蘭教興起開始,頭巾就一直伴隨著穆斯林女性的日常生活,歷代穆斯林學者根據頭巾制定了一系列的女性法律法規,由頭巾延伸出的各種規定規範著穆斯林女性的生活方式,甚至規範著整個穆斯林。
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已準備好允許護士戴頭巾,並希望能在今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以前能夠做出決定。

(圖:來源自網絡)
4月1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70多名回教社區及宗教領袖進行對話。他向他們解釋,新加坡人的態度已有所改變,戴頭巾在社區和工作場所更為普遍。一些護士有意在身穿制服時佩戴頭巾,允許他們這麼做是有好處的。
李顯龍強調,在允許護士戴頭巾之前,必須先做足充分準備,讓國人了解這是一個經過慎重考慮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一個全面的改革。我們要讓大眾意識到,這項改變有些什麼限制,也要確保新加坡人,包括回教同胞和非回教同胞,都能接受這項改變。
允許護士戴頭巾是可行的,但需要多一些時間定案。李顯龍已經就此課題和社區領袖進行討論,並要求他們在接下來幾個月,協助政府做出這項調整。
總理希望在8月底的國慶群眾大會前能夠做出決定,並在大會上宣布此事。

(圖:來源自網絡)
此前,李顯龍總理與回教宗教司納茲魯汀探討是否應允許回教護士戴頭巾。
李總理說,新加坡理解戴頭巾對回教徒的社會宗教意義,以及部分回教護士希望在穿上制服時,也能戴頭巾。
隨著時間的移轉,新加坡已能夠取得能考慮到所有社群利益的巧妙平衡。但這種平衡是動態的,同時隨著年輕世代的成長和態度的轉變,還會出現新的課題。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文化和宗教的國家。一直以來,為促進宗教和諧和社會穩定,新加坡在制定公共政策時一貫保持宗教中立,即確保所有宗教的自由,並且不偏向任何一個宗教團體。
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工人黨議員莫哈默費沙提出的「頭巾議題」明顯有悖新加坡當局一貫秉持的宗教中立立場,引發熱議。
主管回教事務的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在國會針對莫哈默費沙提出的「頭巾議題」做出回應,並闡述新加坡對回教女性在特定工作場所戴頭巾的立場。

(圖:來源自網絡)
馬善高表示,新加坡公共服務的制服政策不能特別傾向於某個宗教信仰,這是新加坡一直以來的立場,也是在處理不同宗教團體要求時的一貫做法。
馬善高指出,「頭巾是個很明顯的宗教標誌。我們不想有病患選擇或拒絕由回教護士照顧。同樣,我們也不希望人們以宗教身份去辨識在進行執法工作的女警員。這就是為什麼穿著制服戴頭巾一直以來都是個非常敏感的議題。」
此外,馬善高也補充道,生活在多元與現代社會的回教社群須不時做出艱難的調適。回教社群應在堅持信仰的同時尊重世俗的國家政策,守護與其他宗教團體的共同空間。如在回教女性穿著制服戴頭巾這一問題上,回教社群應理解政府必須在工作場所維護世俗的立場,確保政策一視同仁且不偏向任何一個宗教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