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apore
「冠病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凸顯我國(新加坡)加速發展食品生產的重要,新加坡因此須大力發展農業食品科技領域,強化自身糧食供應的韌性。」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
前部長陳振聲於2020年12月

事實上,為了提高本國食物自給能力,新加坡在2019年就宣布推出了「30·30願景」——到2030年生產足夠農產品滿足新加坡人三成的營養需求。
為此,新加坡更將在雙溪加株的傳統工業園區中,創建新加坡首個農業創新園。
01 新加坡歷史上
最大規模的工業更新項目
得益於物聯網、自動化設備和智能系統的發展,新加坡從農業食品生產和加工,到廢物的管理和回收,正逐步突破土地的制約,在科技的輔助下,走向循環經濟的自我維持模式。

基於這一發展契機,新加坡在2020年初推出了宏偉的「雙溪加株工業生態區藍圖」——這一占地500公頃的規劃藍圖,是新加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更新項目。
更新後的雙溪加株工業生態區將與農場、聖諾高食品園區及兀蘭區域中心聯動,打造北部農業技術和食品走廊的戰略中心。
02 「磁吸」全球生態農業資源
選擇以經濟園區的模式發展農業和農業科技,是新加坡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的成熟經驗。從新加坡建國以來,通過建立開發園區,吸引跨國企業到新加坡投資,從著名的裕廊工業區到小而精的潔凈科技城,新加坡的園區模式已經成為各國爭先研究和學習的典型。

「我們的目標是在農業食品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新加坡貿工部前部長陳振聲在2020年12月表示,「新加坡絕對能以健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穩定的投資環境等優勢,吸引全球企業在本地建立核心的研發基地。
雙溪加株工業生態區第一階段占地18公頃,計劃將高科技的戶內外農業與研發活動將聚集於此地,有望進一步帶動新加坡農業食品生態的創新,並發揮磁吸效應,吸引該領域的國際企業和人才進駐。
新加坡貿工部前部長陳振聲在2020年12月表示:「我們有信心,農業食品科技領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支柱,使我們的經濟結構更多元,同時滿足我國的食品安全需求,也為新加坡以外的國家提供更新更好的食品選擇。」
03 兀蘭首個與農業創新園「聯動」的
可購買綜合商業項目
近年來,全球農業食品科技領域的投資快速增長,在規劃和政策引導下新加坡搶攻這一領域,致力於吸引國際企業進駐,引進並打造研發基地,將為新加坡創造新的經濟發展亮點和支柱。

在2020年底,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與美國食品技術起步公司Perfect Day簽署研究合作協定,共同設立研發中心。
德國垂直農業公司&ever也宣布,將在新加坡建設15米高的多層室內垂直農場,預計每年可生產多達50萬公斤蔬菜。
同樣位於新加坡北部的兀蘭,與雙溪加株地理臨近,在區域的功能定位上良性互補。兀蘭北向北連接馬來西亞柔佛,向南交通直連新加坡腹地,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Woods Square *實景修飾圖
Woods Square綜合辦公中心
就在兀蘭區域中心核心,遠東機構、遠東烏節有限公司和日本積水住宅株式會社聯手傾力打兀蘭地區首個可購買的綜合性商業項目——Woods Square綜合辦公中心。

*實景修飾圖
Woods Square藉助兀蘭區域中心的獨特地理優勢,與新加坡北部食品及農業科技走廊鄰近。
該走廊串起了北部多項綜合發展項目,可與農業食品創新園「聯動」,與農場、共和理工學院、聖諾哥食品區發揮協同優勢。

*實景修飾圖
Woods Square立足兀蘭區域中心,3分鐘步程可達湯申-東海岸線兀蘭地鐵站,在未來北可乘一站至兀蘭北站銜接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南可通往烏節、濱海灣、丹戎加東、馬林百列,還能快速換乘新加坡的眾多地鐵線路
作為兀蘭區域中心的「新星」,Woods Square設施完善,包羅萬象,這裡有零售店、餐飲業及託兒中心;還有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綠意天台、景觀廊道、屋頂天橋等休閒區,為您創造輕鬆開闊的環境。



Woods Square *辦公室樣板間
Woods Square可滿足成熟的、發展中或創新企業對辦公空間的差異化需求,這裡有傳統的優質辦公空間,還有創新概念的SOLO辦公空間。相對於同等面積的普通辦公室,SOLO複式辦公單位的層面高達 5 米,挑高天花板,擴大格局;室內間隔平台,另闢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