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聞名世界的花園城市,由於法律受保護,動物比人活得舒服。
就是這樣「人畜無傷」的地方,卻能讓「水陸兩棲霸主」鱷魚天天做噩夢。

前幾天,一條灣鱷在新加坡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里游泳,結果遭遇了一群當地人,當地人看到它不僅不害怕,反而拿出手機和灣鱷合影,甚至有人搜索《鱷魚烹飪方法》,把這條灣鱷嚇得落荒而逃。
當然,它不是第一條在新加坡落跑的鱷魚,逃跑是明智的選擇。

其實灣鱷是新加坡的原產動物,論資排輩,它在新加坡的濕地生存上億年,人類曾是它的食材,誰能想到近些年,世道徹底變了。
新加坡人喜歡鱷魚,不光是因為它的皮值錢,它的肉也挺好吃。有人形容鱷魚的肉介於雞肉和魚肉之間,稍微偏硬一些。

上好的食材必定受新加坡人熱捧,從高級餐廳到路邊小攤都可以見到鱷魚肉的身影。每碗鱷魚湯的售價為10新加坡元(約合50人民幣),鱷魚掌煲成湯更是一道名菜,新加坡人還把鱷魚油做成護膚品。

以前新加坡人不吃鱷魚肉,吃鱷魚也是這些年才養成的習慣,並且與中醫有關。
中醫認為,鱷魚肉可以補氣血、滋心養肺、驅濕邪,對咳嗽、哮喘、風濕和糖尿病都有良好療效。
這可解救了那些為孩子咳嗽而犯愁的寶媽們了,平時孩子不吃藥,來塊鱷魚肉煲一鍋老湯,讓孩子吃肉總比喂藥容易吧。

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型公司還在新加坡投資鱷魚養殖行業,人類在鱷魚面前,由一道菜變成「活閻王」。
灣鱷可是水陸兩棲的霸主,能從從澳大利亞游到新加坡,但是到了新加坡也等同於入了虎口,白天鱷魚們都不露面,潛伏在新加坡的天然保護區內「瑟瑟發抖」。

當然,鱷魚的攻擊力依然了得,死亡翻滾是祖傳的必殺技,咬一口滾一滾,你絕對受不了。
在二戰時期,英國和日本在緬甸的蘭里島一處紅樹林中作戰,1000人的日本部隊最後只抓到20名戰俘,其餘全都葬身鱷魚之口。
為防止人們受到野生灣鱷的攻擊,新加坡一直提醒廣大市民和外來遊客,野外遭遇鱷魚時注意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