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園區今年前三個季度新增外資項目289個;進出口總額808.1億美元,同比增長15.1%。(蘇州工業園區提供)

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的首個旗艦項目,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已過27年,2024年即將迎來「三十而立」。據了解,「十四五」(2021-2025)期間,蘇州園區將以中新合作賦能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一流自貿試驗區及面向未來的蘇州城市新中心建設,為提升兩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作出新貢獻。
今年9月到任的中共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在上任伊始就調研了合資公司中新集團(CSSD),希望CSSD在深化中新合作上進一步展現新的作為。

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蘇州工業園區提供)
12月13日,沈覓與新加坡貿工部副常任秘書兼軟體辦主任林慧貞通過視頻連線,共同主持召開2021年第二次中新軟體會議,表示園區將繼續深入借鑑新加坡最新發展經驗,用好中新軟體會議這一機制平台,推進多領域的務實合作,持續擦亮中新合作金字招牌。
對於今後發展,沈覓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可以從四大方面,著手提升雙邊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一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等戰略,高水平建設和運營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等雙向開放平台,深化「國際化走廊」建設合作。
二是引領高水平開放創新,對標中新自貿協定、RCEP、CPTPP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化中新在跨境投資、服務貿易、金融創新、數字政府建設、自貿區建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積極向外輸出雙方合作開發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辦好江蘇宿遷、南通、安徽滁州、新疆霍爾果斯等「飛地」項目,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三是推動高質量產業創新,深化中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協同合作,提升匯聚國際創新資源能力和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競爭能力,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持續提升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慧三大新興產業規模能級,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四是探索現代化建設經驗,借鑑新加坡最新發展成果,創新城市規劃、建設與治理方式,完善科創策源、現代服務、品質消費、文化交流等城市核心功能,深化中新人文交流,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蘇州城市新中心。
持續提升中新合作內涵
經過27年建設,蘇州園區不僅建成為一座非凡城市,構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基本框架也已成形,在中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五連冠,在國家高新區考評中綜合排名上升到第四位。
2020年,園區新增外資項目295個,實際利用外資19.7億美元(下同,26.7億新元),進出口總額941.8億美元。今年前三個季度,園區新增外資項目289個,實際利用外資16.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808.1億美元,同比增長15.1%,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態勢。
為提升中新合作內涵,園區還明確了「中新合作項目化運作、借鑑培訓閉環式管理、合作成果可視化展示」的思路。
克服疫情影響,蘇州園區創新借鑑培訓方式,舉辦「雲借鑑」線上培訓,編制自貿區三年行動方案,謀劃制度創新。今年,新加坡政府官員代表團到訪園區,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培訓,形成互學互鑒局面。
同時,園區推進各領域中新合作項目,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落戶,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幫助13家企業完成赴新加坡投資,新科研蘇州中心共計15個項目完成在園區註冊落戶,中新雙向投資洽談會、第四屆中新服貿論壇、第三屆中新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等活動成功舉辦。
園區重視提升新加坡企業的滿意度和認同感,與中國新加坡商會共建中新企業家面對面平台,發布《新加坡企業服務導則》,面向園區新加坡企業,提供專屬服務,努力打造新加坡企業境外投資首選地和新加坡友人海外宜居宜業首選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作出的共同決策。沈覓表示,在兩國領導人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蘇州園區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模式,成為中新友好合作的成功典範。接下來,蘇州工業園區將繼續堅持「合作中有特色、學習中有發展、借鑑中有創新」,持續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當好中新友好合作的「探路者」和「傳播者」。
【本文由蘇州工業園區呈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