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看病,一般這種情況進診所後的場景是醬紫滴:
醫生:你好,什麼不舒服?
病人:咳嗽,有點暈
醫生:滴里搭拉(對著電腦打字,看你一眼,繼續)
病人:…..
醫生:要MC嗎?
(MC,是medical certificate 的首字母縮寫,就是病假的意思,有了它可以不用上班,新加坡這點很好...不過...)
病人:要
醫生:好了你可以出去拿藥了……Next
...
接著,排隊幾個小時,進去前後三分鐘
...
但是...排隊真的...
排隊!
排隊!
...無休止的排隊!

(圖:來源自網絡)
最近的新加坡陷入了醫生「用工荒」,為了確保全科醫生能夠應付日常的工作量,很多人就曾建議僱主不要再要求雇員生病時提交病假單...
對!
生病的人數上升!
但...開病假條的醫生卻極度缺乏...
這樣的事情已經直接被逼的上「國會」啦!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召開時總結辯論說,為了讓全科醫生有能力照料逐步加入健康SG計劃的全體人民,這些醫生得卸下部分工作量。
拉丁馬士區議員楊益財建議,僱主應改變要求病假單的做法。這樣一來,雇員就不必為了拿病假單去看醫生,須支付的醫藥費也會減少。
王乙康回應時說,許多常見病症,如咳嗽和感冒等,本來只要多休息、喝水和服用非處方藥就能痊癒,但是許多人為了拿病假單,堅持排隊看醫生,這對醫生的寶貴時間和資源來說不是最有利的。
其實,在新加坡疫情期間,許多僱主就已不要求感染冠病的雇員提交病假單。
目前,新加坡的一些醫療系統就允許員工在無須提交病假單的情況下,休最多三天病假,公共服務系統則允許患上咳嗽和感冒等小病的人員直接休最多兩天病假。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這一新聞,網友的討論就像炸開了鍋!
「出發點是好的,就看請假的人的自覺性了。」
「每個人動不動就是不舒服請假,中小企業不用活了。」
「上次生理期不舒服,自己帶了藥吃了躺著還可以。請病假公司說要病假單,就覺得有些太折騰人了。不是為了看病而是為了開那個單子去排隊花錢找醫生。」
「本來就是為了拿MC才去看醫生,有時候我連藥都沒吃,只煮涼茶喝,多休息就好了!」
「全部改成日薪制度,有做有錢沒做沒錢!」
「明明在家休息就能康復的小病,結果為了去拿MC,診所排隊2個小時,被凍發燒了。」
「不少人其實自己就有藥,但是為了開MC(病假單),還要拖著不適的身子跑去診所,不光要排隊等候,而且至少也要S$30-S$50,本來生病沒去上班就沒工資了,自己還要額外出錢,實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