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仍需上班,新加坡是我們的未來嗎

2023年02月08日   •   52萬次閱讀

1、

老人「退而不休」,似乎是亞洲國家的通病,越發達的經濟體,退休後繼續工作的老人越多。

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日本,有30%的司機年齡超過65歲,他們頂著一頭白髮,奔波在東京的大街小巷。

如果你問他們為何不在家休息?好面子的日本老人大都會答:「閒不住,喜歡上班的感覺。在家待著沒事做,容易生病。」

體面的回答背後是日本養老金嚴重短缺的現實。僅靠政府強制繳納的「國民年金」,很難維持工作時的生活水平,日本退休金的替代率僅為64%,低於國際上70%的標準。

在「花園國家」新加坡,你一下飛機就會看到機場裡有不少白髮蒼蒼的保潔員。走出機場後會發現飯店裡有很多年過六旬的服務員。

據統計:新加坡有46%的65歲以上的老人仍在工作!企業可合法僱傭70歲以下的老人。

新加坡的年輕人對此充滿怨言,仿佛看到了自己老了後的模樣。他們想不通:號稱「已開發國家」的新加坡,為何有一半的老人要工作?

李光耀活著的時候,曾解釋過這個問題,他斬釘截鐵地說:「歐美國家的高福利模式不可持續。一個國家無論多麼富有,也不可能挑起高福利的養老重擔。你們可以觀察歐美的養老制度,兩代人後就會出問題。」

新加坡的養老政策可以概括為「有勞才有食」,養老金替代率與日本持平僅65%。

韓國、中國香港等發達經濟體的65歲以上老人,參加工作的比例均超過30%。

2、

為何亞洲老人「退而難休」?他們不像歐美國家的工人,退休後靠著豐厚的養老金,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養老金高的人甚至可以環遊世界。

問題出在世界分工上。

無論亞洲國家發展到何種發達的程度,本質上全是「後發國家」。日韓從歐美已開發國家承接了他們轉移出來的產業後,進入了工業化時期,躋身已開發國家。

歐美向日韓轉移產業,是為了解決製造業的「後遺症」。製造業會污染環境並造成嚴峻的勞資矛盾。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國家工人運動風起雲湧:英國的超級大罷工、法國的「五月風暴」、義大利的「紅色旅」、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把歐美國家攪了個天翻地覆。

於是,他們決定把製造業轉移出去,也就把勞資矛盾轉移了出去。

歐美國家趁機升級成了金融國家,通過投資,讓承接製造業轉移的經濟體給他們打工。

日本是歐美的第一代打工仔,「亞洲四小龍」是第二代打工仔,中國是第三代打工仔。

目前,世界的分工是:歐美處於頂層,利用金融控制世界;中日韓等製造業國家處於第二層,負責生產廉價的商品供歐美人消費;其他國家處於第三層,向前兩個階層提供原材料和旅遊服務。

3、

「歐美負責消費,日韓負責製造」的模式,反映在養老上就走出了兩條不一樣的路。

製造業要求發展大城市,搞規模經濟,工廠越大、技術越先進,產能越高,產品競爭力越強。

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必然有「大城市病」。原因在於工廠需要招工,技術需要大學研究,這些都離不開大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拿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來衡量工業的發達程度。

人群高度集中於大城市後,大學、醫院等公共資源進一步向大城市集中,肯定會造成高房價、高物價的問題。

韓國首爾、日本東京、中國香港,人均都收入很高,但消費同樣高,居民的收入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自然越活越辛苦,導致退休後也不敢休息。

歐美去工業化後,走上了一條「反城市化」的道路。

如倫敦、紐約周圍有大量的衛星城,這些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備完整,物價又低,老人可以在城鎮中得到90%的日常所需。每周開車進一次城就夠了,大部分時間住在城鎮中。

在高福利養老制度難以維繫的情況下,歐美國家開始通過「反城市化」的思路,解決養老問題,降低老人的日常開銷,使退休金的替代率提高。

歐美國家的養老金替代率普遍在80%以上,當然不用繼續工作了。

4、

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與工業化一同成長起來的還有京津冀、大長三角、大灣區等三個超級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用全國10%的土地,創造了50%的GDP。

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會像日韓一樣,出現老人「退而難休」的現象。

我們是繼續走高房價、高物價的大城市發展戰略?還是走歐美式的小城鎮發展戰略?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思考。

我想肯定要走歐美式的小城鎮發展之路。很多經濟學家說:「大城市意味著高效率,是市場經濟選擇的結果,違背大城市的發展規律,發展不好經濟。」

可大城市的發展模式已經持續不下去了!看看中國香港的房價,20萬元/平米,香港人的收入中位數為1.5萬港幣。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不吃不喝一整年都買不起1平米,這種讓勞動者干一輩子,卻買不起一套房子的大城市,有什麼幸福感可言?到退休後,房貸還沒還完,繼續工作至死。

不走小城鎮的發展模式,今天的香港可能是北上廣深的明天。

舉個例子:鶴崗。鶴崗衣食住行都很便宜,跑掉的都是年輕人,留下來的全是老人,為什麼?因為老人在鶴崗過得很舒服,兩三千的退休金完全夠用,有空餘的時間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自然不會走。

北京、上海的老人拿五六千的退休金,生活水平可能不如鶴崗的老人。

我們只看到了鶴崗房價暴跌、年輕人跑光了,留下老弱病殘,卻從未關注過這些快樂的鶴崗老人,他們在小城裡過得很幸福。

結語:

今天我們討論延遲退休究竟誰吃虧?沒有多大意義。關鍵是讓老人退休後,能真正過上退休的生活,在辛苦的一輩子的尾段,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就需要我們對現有的「大城市發展模式」做出思考,中國除了北上廣深外,是否有另一種發展的方式?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420次閱讀
一夜爆紅!新加坡總統替身帥到刷屏,33萬人圍觀求姓名
2025年06月29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PR「速批秘籍」大公開!這些隱藏加分項讓你申請快人一步!
2025年06月28日   •   256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