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街頭藝人走入鄰里 直言「比烏節路更有氛圍」

街頭藝人組合ETC。圖:CNA/Chew Hui Min
說到街頭表演,大家可能最先聯想到烏節路這類市區地段,不過,隨著國家藝術理事會為街頭藝人推出網上預約的服務,更多街頭藝人走入了鄰里,當中不少也直言更愛在鄰里表演,因為現場氛圍好,觀眾可靜坐一旁悠閒聽歌,而不是匆匆路過。
根據統計,全國已跟國家藝術理事會註冊的街頭藝人有約300位。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當局在疫情期間開始試行的網上預約服務,現已全面上線,讓他們可通過網上預約,選擇到全島超過70個地點表演。
在這項新計劃之前,街頭藝人只限在五個固定地點演出。
「鄰里氛圍更悠閒」
街頭歌唱組合「ETC」是宏茂橋坊(AMK Hub)一帶的「固定班底」,昨天(10日)通過網上預約服務,換了表演場地,到樟宜村小販中心表演。
ETC的其中一員Tristan Ong表示,他們曾在烏節路表演,相比下,更喜歡鄰里的氛圍。他進一步解釋說,鄰里公眾會停下腳步來欣賞音樂,跟市中心行色匆匆的路人很不同。
經常在兀蘭表演的組合「Norm and Matt」也有同感,發現到鄰里觀眾甚至會坐下來聽歌。「這裡靠近海邊,氣氛很好,回頭看,其實能看到馬國新山。這裡風景好,所以我們把音樂帶來這裡,我覺得公眾是樂在其中的。」

街頭藝人Norm and Matt 。圖:CNA/Chew Hui Min
網上預約服務有助避免「搶位」情況
在這項網上預約服務推出前,街頭藝人可能會遇到「搶位子」的情況。Norman Mohd Yusof在街頭表演已有十年,曾經歷過屬意地點沒藝人,停好車準備把樂器搬到現場時,過程才不過十分鐘,就發現有關地點遭人捷足先登。
「有了新的網絡預約系統,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這樣很公平,讓你可以在出發前,確定該地點是可以進行表演的。」他這麼認為。
另外,在網絡預約服務推出之前,一些街頭藝人也會在特地位置「霸位」一整天。新服務有助避免這樣的情況,讓街頭藝人能夠提前規划行程。
國家藝術理事會說,新服務推出後,高人流地區的表演種類也更多樣化了,比如宏茂橋坊8月份就迎來25組街頭藝人。
受訪公眾也認為,街頭藝人走入鄰里,為社區增加了更多活力。居民Ramlah Awang希望,如果能推出街頭表演的時間表讓公眾參考,同時列明表演地點,那就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