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更多的人工智慧(AI)人才,新加坡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出席Tech3論壇時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為約1萬8000名人工智慧與分析領域的技術人才進行再培訓。AI是當今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未來社會的重要驅動力,AI的應用範圍廣泛,涉及醫療、教育、金融、零售、酒店等各個行業。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這項培訓計劃是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IMDA)去年10月推出的信息通信業工作轉型指南的一部分,旨在引領全國的人工智慧培訓工作,幫助本地信息通信業人才掌握最新的AI技術和知識,培訓重點涉及軟體工程、雲移動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時下科技熱門領域。
為了實施這項培訓計劃,IMDA與五個培訓合作夥伴聯手,分別是:

1)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高級數據科學專業認證課程、深度學習專業認證課程等;
2)義安理工學院:提供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專業認證課程、自然語言處理專業認證課程等;
3)職總恆習:提供數據科學基礎課程、機器學習基礎課程等;
4)新躍社科大學:提供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專業認證課程、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專業認證課程等;
5)淡馬錫理工學院和共和理工學院組成的聯盟:提供人工智慧編程課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課程等。
這些合作夥伴將開辦一系列針對人工智慧技術人員的課程,包括適用於程式設計師的人工智慧編程、為數據分析師推出的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課程將涵蓋不同時間跨度,從短期課程到更深入的專業認證培訓皆有,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習者。

除了與本地高校合作外,IMDA還邀請了跨國科技公司如微軟、甲骨文等技術供應商參與這些培訓課程的內容設計,並提供與實際操作接軌的實踐培訓,這樣可以確保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相符,提高學習者的就業競爭力。
此外,非技術崗位人員也可以參與培訓課程,並學習例如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更先進的科技知識與技能,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適應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提升他們在各自行業中的創新能力和價值。
目前,已有來自金融、零售、酒店和教育等不同行業的20多家公司率先參與計劃,為其員工提供再培訓,其中包括滙豐銀行、職總平價集團、國大醫學組織等,這些公司認識到人工智慧對於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為員工提供持續學習機會的好處。

新加坡政府推出這項培訓計劃,體現了其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新加坡已經制定了《AI 治理和道德的三個新倡議》,旨在為人工智慧的道德使用建立標準和框架,保障公眾的利益和信任。新加坡也在積極推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工智慧合作,例如與中國的深圳市簽署了《人工智慧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交流和創新。
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我們都應該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AI知識和技能,把握好這個時代的潮流,提高學習者的實際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能夠利用人工智慧創造更多的價值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