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破紀錄!7歲開油管頻道!上過央視,智商130的娃是如何養成?
小編有次去參加朋友的
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畫展
在畫廊偶遇了一位
超級優秀的孩子

她作為最小的策展人之一
參與到整個畫展的籌備當中
在我觀展的過程中
用非常流利的華文跟我介紹相關的細節
思路嚴謹、發音純正、用詞恰當
完全不像本地長大的孩子
優秀的娃
跟她媽媽聊了後才發現,她的孩子真的是太優秀了~孩子叫Olivia Liu ,今年11歲。她2歲半就開始學習畫畫。4歲進入南洋藝術學院NAFA學習美術。
同年通過成人HSK考試,打破新加坡最小年齡參考者記錄,並高分通過。

5歲//
TONI-III智商測評獲得131分。要知道正常成人的智商也只是在80~120之間。

同年參加中央電視台
《英雄出少年》節目錄製。


7歲//
在德國政府主辦的全球創意無極限主題比賽,作品《An other world》獲得金獎。

同年獲得全球安徒生兒童藝術獎金獎。以及香港第六屆全港兒童繪畫西洋畫組一等獎。

8歲//
榮獲第七屆「紫金花」杯兩岸青少年書畫大賽銀獎。9歲受邀參加中國冬奧會兒童畫比賽,獲得全國小學生組二等獎。10歲通過歐洲Arts of EU測評。

小小年紀,就有這麼多成就
這不就是傳說中
「別人家的孩子」嗎?
我們特別邀請了孩子的媽媽Linda
來跟我們分享這個牛娃的培養經歷
素材|Linda
編輯|伯爵紅茶
關於華文的學習
孩子是在新加坡長大的小朋友。作為家長,之所以特別關注孩子的華語學習,是因為我曾經看過一個新聞報道。
我在報道中看到,孩子會因為和雙親們的母語不同,導致兩代人一生都沒有辦法進行深入交流,這種缺失會稀釋很多親子感情。所以我要求我家的孩子們三歲前在家裡只能用華語跟我交流。三歲前的家庭語言環境單一,是我的孩子們母語打底的關鍵。

孩子參加的所有比賽和考試都不是我去特意考慮的,都是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了特別好的老師。HSK這個機會就是2017年初去了藝全語文學校假期班,當時的宋校長第一天就主動找我,說這個孩子她想好好培養。她幫我們報了HSK考試,孩子也拿到了很好的成績。

這麼小的孩子參加成人考試,直到現在,在我看來也不是每個家庭必須要做的事,確實是因人而異。我們追求的並不是破紀錄和好成績,重要的是孩子收穫了巨大的自信,為她日後的各方面學習都儲存了很多的自驅原動力。(可惜的是,因為已過多年,和宋校長都失聯了)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經驗分享,我無法從學術方面分享讓孩子做哪套練習題,我也從未陪孩子寫過作業,我只是相信我合作的專業人士。我會多了解好的教育資源,會找機會接觸好的教育從業者,彼此信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作為媽媽更關注孩子是否在此收穫了健康的價值觀和自信心。
如何發現孩子的藝術興趣
Olivia還不能說在美術上天賦異稟,但是美術絕對是她最大的興趣愛好,我覺得家長能發現孩子的興趣真的非常關鍵。
從Olivia出生開始到三歲這個階段,孩子衣食住行每一個細節我都有親自照顧。這個方法也是因為我看了一本養育的書裡面的觀點——父母只有在這種高密度的親密無間的陪伴下才能有機會偶然間發現孩子的興趣。



比如有的孩子一歲多對數字很敏感,有的寶寶聽到音樂就會有節奏地擺動,有的唱歌音奇准,其實都能從孩童嬰幼兒期去發現的。我就是發現Olivia小時候每天都喜歡拿筆,對顏色分類特別敏感,反而聽到音樂就關掉。這種稍縱即逝的與生俱來的喜歡和不喜歡是需要細心觀察出來。
Olivia在新加坡疫情封城期間,她沒有一天不快樂,因為這樣她就有大量的時間畫畫。所以興趣就是每個人在人生或孤獨或低落時的一盞燈,是當世界哪怕只有她獨自一人的時候,也有興趣相伴的溫暖,是讓她人生能夠有起碼的快樂的原因。所以這盞燈是需要我們幫孩子們一起找到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才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Olivia從小隨身都帶著馬克筆和畫紙,不管在哪,一有時間就要畫。在她小時候有一位老師會來家裡陪她畫畫,每個禮拜兩三次。她也鼓勵孩子很早就去NAFA系統學習,也是這位老師找到很多國際大賽訊息,讓Olivia的畫可以有機會在其它國家展出。
因為2020年的疫情,我們的美術老師離開新加坡回自己的國家,當時各個機構也沒有開放,這一年是Olivia的學習方式的分水嶺。

疫情期間我一度以為孩子學畫畫要被影響,畢竟美術是非常抽象的藝術,上網課不面對面教學很難表達出來。我的小女兒就很難接受網課這種學習方式,但是Olivia只要能畫,她都快快樂樂地接受。我們先後嘗試過本地美術機構以及國內機構的網絡課程,都有很不錯的意外收穫。

封城期間,奶茶外賣也沒有了,Olivia畫了一幅喝不完的奶茶圖
在疫情期間,Olivia因為喜歡構圖還進一步迷上了拍攝,無法出門就拍自己,在YouTube上創建了自己的欄目《歐寶放大鏡》(已註冊商標)。
欄目內容類似一個百科全書,她自己做得不亦樂乎,沒有任何宣傳就做到了一萬粉絲。(隨著疫情好轉上學恢復只好就暫時停更)

但直到現在的後疫情時期,Olivia無論是否線上線下有老師沒老師,她都可以自我保持每天「畫一畫」的習慣。
如何平衡藝術學習和學校學習
那要看家長和孩子如何定義學校學習內容,在Olivia的心裡,畫畫這件事和主課同樣重要,沒有高下之分。因為我從來不陪Olivia寫作業,學校只是每年告訴我她被分配在哪個級別的班,目前數學和華語都在高級班。

畫畫這件事需要耐心和定力,我覺得這些通過興趣鍛鍊出來的品質反而對主課的學習有幫助。
其他興趣的培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很難得了。但藝術是相通的,可以讓孩子多了解其它藝術品類增長見識。
我非常感謝Olivia目前就讀的學校,她的學校特別注重音樂,學弦樂器是學校的必修科目,Olivia小時候很不喜歡音樂,但是每周一次學校的弦樂課讓她「被迫」了解大提琴。經過三年的學習,也進了學校的弦樂團每年參加演出。

關於未來的規劃
疫情是一個分水嶺,疫情前我也曾經試圖「規劃」過孩子的未來,但是疫情一來打破了很多固有的認知。與其規劃無法預知的未來,不如我們和孩子一起思考該如何搭建「健全的人格」去面對無常的未來。
1、規劃健康
病毒肆虐的時代,用健康換取名利的時代過去了,有了好的的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健康才能夠有能力實現自我價值進而幫助更多的人。往下延伸這種健康是基於孩子自我照顧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是一個大課題,希望有經驗的媽媽分享實操經驗,我也要好好學習。

2、規劃心態
不僅僅是相信自己的優秀,而是能為別人的優秀鼓掌。不嫉妒是特別好的性格基礎。
Olivia因為個子比較小,常常大型活動被安排到最角落,印象中她沒有一次表現出失落。上學期開開心心地說,媽媽您知道嗎,李幼儀是舞蹈主角,我太開心了。

這部分往下延伸就是無論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無論去哪裡上大學,無論是出息或是平庸,她是不是都可以內心自洽的過好自己的人生。
3、盡情熱愛
美術沒有像鋼琴有一級一級公認的考試,從認定這條路起,就應該認識到這不是一條容易換取學術功利的路。如何通過美術考取名校,我真的沒有任何規劃。
我忘了在哪本書看到過一句話分享給大家:華人是把吃苦和競爭刻在DNA里的。可是經過我們這幾代人的托舉,咱們能不能讓孩子有底氣可以有謀生以上更高遠的追求?

我希望Olivia用自己的這個純粹的熱愛有朝一日可以去給這個世界提供一點點能量。無論怎樣,人生總是值得被期待!
Olivia作為在新加坡長大的平凡小朋友,最多只是幸運地找到了一點小興趣。目前她年紀尚小,也沒有什麼學術性的大考成績。新加坡優秀的孩子們和優秀的媽媽們太多了!我和孩子們都還在成長路上奔跑,其實也都是一邊奔潰一邊前行。希望我們在獅城辣媽的平台可以彼此鼓勵,我們的養育之路並不孤單。
看完這位媽媽的分享,對你的育兒理念有什麼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