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的奎籠

2023年11月18日   •   6327次閱讀

▲早期的奎籠

▲轉型的奎籠

第一次有機會去嚮往已久的奎籠玩是讀高一的時候,那奎籠好像是老師的親戚或朋友經營的。記得當時老媽很是擔心,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坐船「遠航」,而且我一向很容易暈車,所以給了我驅風油、酸梅,加上千叮嚀,萬囑咐。

坐著快艇很快就到岸外的奎籠了,那是個真正捕魚的而不是接待遊客的奎籠,所以一切設備都很原始樸實。在土油大白汽燈下,幾個死黨同學談笑玩紙牌遊戲,與老師和朋友席「板」而睡,半夜起床收網,看著蹦蹦跳跳的魚兒,那種興奮的心情到現在都還沒忘記。所以,最近當幾個一起健行的忘年老友提起要去奎籠時,立刻就和老伴加入了。

這次同樣從樟宜渡頭出發,向著烏敏島的方向,乘風破浪,不到15分鐘就看到奎籠了。奇怪的是這奎籠與我去過的、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首先沒看見那一排突出海面的典型的傳統木排,而且也沒見到高出海面的木板屋。這個當然就是我上了奎籠後,向奎籠主人問的第一個問題了。原來時過境遷,因為獲魚量的減少和大量入口海鮮的競爭,很多傳統的奎籠早已經被淘汰,剩下的就轉型為現在這類養殖「漁排」奎籠漁場了。順著他指的方向望過去,像這樣的漁排還有十來個,分布在烏敏島和本島之間的水域,不遠處還有一座頗具規模和相當摩登的水產實驗中心ACE。

▲水產實驗中心ACE

這個漁排養殖場的場主是個不到40歲、名叫Sky的瘦小馬來同胞,由他親自帶我們參觀和講解。漁排奎籠主要是由一系列綁紮在空的大水桶或油桶上的木板拼湊而成後,再固定在海床,紮實穩固,不過當大船經過時也會有搖晃的感覺。Sky精簡的臥室兼辦公室還有一間抽水馬桶廁所,屋外還種了些花卉,就像一間甘榜小屋,很有家的味道。奎籠上有一個招待訪客的廚房和多用途的會客廳,兩翼則是其他員工的休息室和機房之類的。因為執照是以面積計算,所以在漁排上面就不會有太多其他活動空間,但總的來說,比我從前去過的奎籠寬敞和舒適多了。

▲會客廳和廚房

遊覽的重點當然是要多了解漁排奎籠的作業。就和其他的漁排相似,Sky主要是從承包商買魚種和蝦種來養殖。聽他講來是蠻輕鬆的:只要隨著魚蝦的習性,準時喂三餐;需要時幫魚兒沖沖涼、換換網;防備偶爾來偷魚的白鷺、翠鳥和海龜;就等6到9個月收成,上岸賣魚賣龍蝦了。還有自生自養的貽貝(廣東人稱淡菜或青口)為「花紅」呢!其實靠天吃飯哪有這麼容易?浪大讓魚兒受驚,浪小則魚兒活動受阻,所以要依據情況調整讓魚蝦適應環境,而水質變化最會影響魚蝦生長。蝦兒在成長過程中會退殼幾次,大蝦欺小蝦還會互斗互殘,所以要及時護理照顧,所以一般的魚蝦收成率也不過60%。如果再遇上紅潮之類的天災,那就會血本無歸了。看著幾個被曬得皮膚黝黑的員工趁日落前還在忙這忙那:剷除寄生的藤壺、補網維修設施……可以想像到雖然不必出海,漁排漁夫的生活也是夠苦的。

▲現代的漁排奎籠魚蝦養殖場

由於經營漁排奎籠的成本高,所以本地都只養殖價錢較貴的魚如金目鱸、龍躉、龍虎斑(龍躉和老虎斑的配種)、鯧魚和龍蝦等。除了交給固定的攤販魚商和餐廳,Sky現在也接受網絡定購和派送服務,開源節流。網購的魚蝦一般都不能養得太大,因為住家多數沒有太大的鍋和盤來烹煮。Sky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經濟來源,就是「放生」服務。常有顧客會有選特別的魚種(包括大小、輕重)以及「放生」的時間和地點等的要求,Sky就會依據需求乘船出海為顧客履行「放生」的儀式。不過在這一波COVID-19的衝擊下,這經濟來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海上生活還有一大成本——水和電。他們需要到特定的碼頭買汽油發電、購買食用水。漁排上其他的用水就要靠過濾收集的雨水來補充了。

我們不忘問他對這漁排奎籠未來的展望,樂觀的Sky笑著說他早就計劃好後路了。他說目前這種經營漁排的方式要聽天由命,靠廉價勞工操作,生產量有限,成本高且市場小,還有占海面積的限制等等,遲早是會被淘汰的。所以擁有和經營漁排奎籠目前只是他的副業,他有自己的水上活動培訓和消閒中心,教導學生、企業員工和個人劃獨木舟、龍舟等水上活動以及組辦團隊建設活動等。當然他會加入認識漁排奎籠,養殖魚蝦和環保等的項目和知識,使它有別於其他類似的中心。我注意到Sky身後的一張海報,用英文字的頭文字母組成了他的公司的五大目標(PEERS):Play玩樂,Explore探索,Experience實驗,Reflect反思和Share分享。看著他這麼樂觀的樣子,在腦中立刻為他取了一個中文名:朗天!

▲夕陽下的漁排奎籠

Sky也指著對面,就是剛才我們也看到的摩登ACE說,那是剛成立不久,由新加坡食品局提供技術支援和資助的水產實驗中心。ACE目的是響應政府的2030大計,也就是要在2030年達到提供國人30%的營養需求的願景的一部分。Sky覺得也只有這樣經過大量的投資、科研和發展,未來才有生存的希望。目前的漁排奎籠可算是日落行業了。

說著說著,回程的船也已經準時開到了。我們感謝熱情樂觀的Sky在這次短短的旅程里,圓滿地完成了他為這次活動定下的五個目標PEERS,也祝願他生意興隆、年年有魚!

公眾可以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參觀

1、參加由社團通過旅行社主辦的,或旅行社自組的活動,一般上也會把烏敏島或樟宜村步行游以及海鮮餐組成配套。出發點多在樟宜碼頭。

2、上網(如klook,letsgotour)選擇,參加奎籠提供的小組游,每船5人左右。亦可自組小組與業者直接溝通安排,有專業導覽介紹和講解。出發地點根據船隻停泊處而定,多在北部的帆船俱樂部碼頭。

3、到海上奎籠餐館海龍閣 (https://www.facebook.com/smithmarine/)用餐。除了休閒和享用海鮮,也可以參加垂釣活動,從樟宜碼頭出發。來回船程最好先與餐館商量安排,如果人多(最多12人)可以包船,船費更加合理。這是以消閒美食為主,沒有導覽解說。

(作者為本地電子工程師)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669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