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貿工部發布的經濟調查報告數據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即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勁增5.4%,經季節性調整後環比亦上揚3.2%,其表現大幅超出預期。
此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攀升,主要歸因於全球電子產品需求回暖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強力推動。

新加坡在三季度實現的經濟增長,關鍵驅動力源自製造業、批發貿易以及金融保險業等領域。從總體層面來看,這一增長態勢主要得益於全球範圍內電子產品需求的顯著上揚。
新加坡貿工部經研判後指出,直至今年年底,新加坡所面臨的外部需求有望維持強勁韌性。且這種需求是長期且穩定的,就像有一個堅固的保護罩一樣,不會輕易因為一些小狀況,比如短期的經濟波動、貿易小摩擦等就消失或者減弱。
與此同時,全球電子產品需求的持續復甦進程,將為新加坡的製造業以及以外部需求為導向的批發貿易業等相關服務業的進一步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提供有力支撐與堅實保障。

新加坡的製造業及以外部需求為導向的批發貿易業等相關服務業的進一步增長,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帶來了諸多變化,也為外來勞動者提供了不少優勢和崗位需求,我們具體來看:
一、勞動力市場的變化
①就業人數增長
總就業人數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如2024年第二季度,總就業人數較之前增加了11300人,且這種增長態勢已持續保持了11個季度之久。其中非居民人口部分的增長較為突出,尤其是工作準證持有者。
②勞動力結構調整
隨著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對勞動力的技能要求發生變化,擁有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的人才更受歡迎,如金融與保險服務、資訊與通信及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等職位的需求相對增加。
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僱主們紛紛提高薪資待遇。據相關報告顯示,2025年選擇跳槽的專業人士預計能獲得12%-15%之間的薪金增幅。不僅是薪資方面,相對應傳統行業來說,這類新興產業的從業人員如果你有心想留在新加坡,申請永居身份,那機會還是很大的!

但與此同時,機會多了壓力也就大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人看到了新加坡的工作機會,大量企業的湧入會吸引更多的外來勞務人員,導致申請來新加坡工作的人數增加,競爭壓力加大,這就需要咱們得勞務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僅技術拿得出手,還要踏實肯干。
③增加的崗位需求
目前有三大產業的崗位需求增加的比較明顯,分別是製造業、批發貿易業以及相關服務業。因為篇幅原因,我在這裡不能為大家逐個介紹,咱們今天主要以製造業為例,簡單說說。
生產操作崗位:隨著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勢必需要大量的一線生產工人,如電子廠、食品廠、服裝廠、機械廠、化工廠、塑料廠等工廠的普工。 新加坡的普工薪資相對一些國內地區可能會高一些。一般來說,每月綜合收入能達到1-1.5w左右,且這類崗位通常包吃包住,足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並且你賺的錢都能攢的下來。

一般來說,咱們國內工廠都是比較辛苦的。但是在新加坡工廠里做工,工作時間和休息制度通常比較規範,遵循新加坡的勞動法規,每周有規定的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
根據新加坡的相關法規,受《僱傭法令》第四部分保護範圍內的雇員,正常工作時間通常為每天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5天半,即44小時。加班就是加班,工資都會給你算的明明白白的!
技術技能崗位:從傳統的電子製造行業過渡到新興的生物醫藥製造等領域,需要補充大量熟練的技術人員,如半導體工程師、儀表工程師、流程工程師等,以滿足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需求和工藝改進。

管理和研發崗位:企業的發展一定是需要加強管理和研發能力的,因此對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研發工程師等崗位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
二、對外來勞動者的優勢
新加坡相關行業快速發展,本地勞動力在數量及專業技能匹配度方面難以充分滿足需求,致使製造業、建築業等領域對外籍人力的需求大幅攀升,崗位機會顯著增加,為外來勞動者開闢了更多就業途徑。

與此同時,新加坡人力部更新緊缺職業清單,納入半導體工程師、儀表工程師和流程工程師等關鍵職業,從業者申請就業准證EP時,可額外獲20分加分,有力地增加了外來勞動者獲取工作準證的機會。
不僅如此,企業為吸引有能之士,在薪資福利方面也不斷改善,不僅提供更高薪酬,還打造更優職業發展前景以及更完備的福利待遇,這一系列變化都彰顯出新加坡對外來勞動者的吸引力與接納度正不斷提升。

總的來說,勞務市場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同時也對勞動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好在新加坡在勞動力市場、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科技基礎設施方面均排名全球首位。
同時,新加坡在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所以,作為想要來新加坡工作的勞務人員來說,我們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還是那句話,機會就擺在那裡,就在你能否抓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