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scmp、官網文告
上述漲價背後有很多原因,椰子簡單列舉幾點:
1)全球通脹。10年前的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比10年後的今天明顯要多。為了抵抗通脹,新加坡金管局讓新元升值。但通脹是全球趨勢,今年,專家預測新加坡今年的核心通脹率依舊會居高不下。
2)消費稅。新加坡已經邁入9%消費稅大關。這個稅在國家層面理解是非收不可,因為新加坡已經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及醫療等社會支出不斷上漲的局面。
3)外部供應鏈不穩及氣候異常。比如最近的紅海局勢,貨櫃價格上漲,國際物流成本只高不低。天氣異常原因導致材料短缺,進口新加坡的商品多少也會有影響。
比如巧克力豆今年收成不好,預計巧克力會漲價。

所以,新加坡的四通八達實際上是柄雙刃劍,帶來機遇也伴隨風險。如今物價走高,新加坡也只能硬著頭皮解決。
年賺百萬,在新加坡普通生活?
新加坡的貴不可同日而語,那麼如今在新加坡生活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又得賺多少才能覆蓋如此高的生活成本?

圖源:the west australian
據最近本地一個澳大利亞籍博主自述,一家四口住在新加坡,他至少需要320000新元的年收入,平均每月薪資2萬6000新元,才能應付新加坡的生活開銷和儲蓄、玩樂。




圖源:Tik [email protected]
這個博主著重強調,他們一家四口在新加坡生活,這些花費「跟奢侈不搭邊」,只是「普通水平」👇
澳籍人士旅居新加坡,一家四口每月開銷:
🏡房租:四房公寓租金6000新元
💧水電費:250新元
🍚食品雜費:1000新元
🎡下館子等休閒娛樂:500新元
☎️通訊和網際網路:500新元
🚌交通:無車,公共運輸地鐵/巴士100新元
👕服飾和個人護理:500新元
🔐保險:1000新元
📚孩子學費:2名孩子,國際學校學費8000新元
綜上,四口之家每月開銷合計1萬7850新元,每年總額約22萬新元。
如上述基本支出➕存錢儲蓄(20%)➕往返澳洲/旅行機票➕每年個人所得稅,那麼在新加坡生活每年開銷將達到:32萬新元-33萬5000新元(約合人民幣171萬-180萬)。
按照上述博主所說,即便一年賺個200萬,在新加坡也只能算是「普通生活」。
對於他的說法,評論區觀點不一。
「本地人年收入15萬新元,照顧一家大小也感到吃力,這還不包括孩子的學費和租金。」

但更多人覺得博主說的不靠譜,或者花太多的占多數。
「我覺得這個算法有問題。租金一個月6000?有點滑稽......剩下的開銷數字感覺也不太靠譜,在我看來。」

「我在新加坡20多年了,感覺你這開銷跟實際情況至少有50%-80%的出入。」

還有網友提建議:
「只要在義順租個組屋,讓孩子讀本地公立學校,你這花銷能砍掉90%左右。」

「租組屋的話住房開銷至少降4000新。」

網友們眾說紛紜,不過大部分人的意思就是,博主你這開銷大可不必。
最後,博主一再解釋澄清:
我的開銷不代表這裡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就如網友所說,比如一樣的住房,組屋跟公寓,你挑更貴的住。一樣的學校,本地學校跟國際學校,你挑更貴的上。
這並不算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也沒辦法代表大部分的人開銷,但是卻能造成一種新加坡貴到高攀不起的感覺......
那麼,新加坡現如今每個月最低開銷多少錢?
1)普通人·單身

圖源:SCMP
在新加坡的上班族,中國人,餐飲行業工作1年,每月開銷如下:
🏡房租:組屋合租,一個房間800新元
💧水電費:50新元
🍚食品雜費:400新元(主要吃食閣)
🎡休閒娛樂:50新元(少社交的情況)
☎️通訊和網際網路:30新元
🚌交通:公共運輸地鐵/巴士100新元
👕服飾和個人護理:85新元(買包&衣服)
🔐保險:-
綜上,單身每月開銷合計1515新元(約合8120.4人民幣)
2)普通家庭·一家三口

圖源:the telegraph
在新加坡一家三口,孩子在讀書,每月開銷如下:
🏡房租:組屋,3000新元
💧水電費:200新元
🍚食品雜費:2000新元
🎡休閒娛樂:600新元(包括看電影)
☎️通訊和網際網路:300新元
🚌交通:公共運輸地鐵/巴士200新元
👕服飾和個人護理:300新元(主要是衣服)
🔐保險:-
綜上,單身每月開銷合計6600新元(約合3萬5376人民幣)
從上面的開支內容來看,住宿最大支出,其餘吃飯、地鐵、網絡通訊費等費用,其實看個人選擇,還有更儉省的方式。

圖源:🍠@五阿哥farley
不僅本地居民如此,普通遊客來新加坡,也有低成本旅遊玩法。除機酒外,來新加坡旅遊,其實大多數景點都是免費的,吃飯主要在食閣,出行多地鐵少打車,基本上都不會「踩坑」。

圖源:nomadic ma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