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皇鎮首屆樂齡節。(圖:許建發)
約有2000名年長者參與了女皇鎮首屆樂齡節。受訪與會者認為,在擁抱科技的同時,要活出充實和有意義的黃金年華,須從心境、運動和飲食著手。
為期兩天的樂齡節從前天(3日)起,在波那維斯達的星悅匯商場中庭(The Star Vista Atrium)舉行。昨天(4日)是第二天,參觀時間從早上11點至晚上8點。

樂齡節共分成三區。
樂齡節共分成三區。第一區(Senior Home Living)和第二區(Senior in the Community)旨在了解樂齡人士在家中與社區可找到的資源,第三區(Future Living of Seniors)則是一同探討樂齡生活的素質,讓晚年活得快樂、精彩。
和老伴同住在女皇鎮的81歲謝先生希望能在樂齡節了解更多有關營養素的課題。「我的腳痛。他們有介紹那些營養、維他命,很好!」 三個已成家的兒子都會定期探望,並帶他們兩老去享受美食和天倫之樂。

助吞咽困難者的食物也講究賣相。
住在實龍崗上段的78歲黃女士,透過收聽CAPITAL 958電台節目後,便和同齡的丈夫陳先生一塊兒前來。「部長蔡瑞隆在節目中說,要鼓勵uncle(大叔)出門。我就帶我老公來。」 她在現場發現,助吞咽困難者的食物,如:椰漿飯、各式糕點,原來也這麼講究賣相。「我可以告訴別人,食物不是糊糊的。」
由社區服務機構組團前來的84歲梁婆婆以廣東話分享,要長壽,飲食就要清淡。「平時不要吃那麼多油炸食物。喝多點魚湯。買些魚骨、紅蘿蔔、馬鈴薯、大蔥一起熬煮,太子吃了都贊好。」

Mas Amah和鄰居結伴前來。
住在東陵福的78歲馬來婦女Mas Amah則和兩個鄰居結伴前來。她以馬來話說:「要交朋友,老來就不會寂寞。還有,要運動!」

前國家排球女隊員張玉珊(左一)在樂齡節當義工。
在樂齡節當義工的前國家排球女隊員張玉珊也贊同要多運動。71歲的她分享養生之道,「要注意身心,就是要保持運動,還有我們要保持正確的心態。這樣就會快樂、不會老。」

籌委會主席譚淑芳希剛慶祝70歲大壽。
剛慶祝70歲生日的籌委會主席譚淑芳希望所有與會者,能從現場工作人員所講解的技術和支援,以及所展示的工具,了解更多。「我們要為我們自己而活。要活得開心。」

女皇鎮基層組織顧問蔡瑞隆。(圖:許建發)
負責女皇鎮基層事務的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蔡瑞隆表示,希望通過樂齡節打破大家對於退休和老齡化的迷思和擔憂。「讓年長者和家人明白,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與計劃也好,又或者是社區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也好,甚至是市場上可購買到的物品等等,其實,退休、老零化,根本沒什麼好怕的。相反的,樂齡時光可以過得非常的充實、有意義。 」

與會者使用可檢測健康指數儀器。
蔡瑞隆舉例,年長者想要更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可拜訪ActiveSG旗下的「活躍健康體驗中心(Active Health Lab),又或者是到獅子樂齡之友協會,利用可檢測健康指數儀器做體檢。此外,若有年長者需要醫療護理服務(care concierge service)這方面的幫助,可找新加坡援人機構(SG Assist)。這個機構開發了一個義工招募手機應用程式,裡頭共有超過6500名社區志工可伸出援手。
每位與會者都會獲得一個禮包,裡頭有豐富資訊供參閱。蔡瑞隆說,「其實,很多器材或計劃都是價廉物美,可讓年長者生活更安逸。」
預計到了2030年,每四名新加坡人中就有一名超過65歲。在女皇鎮,每十位居民中,60歲或以上年長者就占了三位。

(左二)教育部長陳振聲。
活動主賓為主管波那維斯達事務的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陳振聲。
參與樂齡節的社區夥伴共有13個,包括:人民協會、建屋發展局、護聯中心、亞歷山大醫院、Gentle Food、獅子樂齡之友協會、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新加坡體育理事會、蒙福關愛、Senior Active Force SG、新加坡失智症協會、新加坡援人機構和Pharm-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