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一些券商只允許符合特定標準的合格投資者交易這些 ETF,並在其網站和交易平台上發布了風險警告,提醒客戶注意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高風險和波動性。

圖源:路透社
金管局也重申,加密貨幣交易具有高度波動性和投機性,不適合散戶投資者,並要求提供進入海外市場的許可的中介機構進行充分的風險披露和客戶適合性評估。 投資諮詢平台建議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投資現貨比特幣 ETF 時,應注意其標的資產、費用比率、交易佣金和長期基本面等因素,並謹慎行事。 02 美國批准現貨比特幣 ETF
1 月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 11 只追蹤比特幣價格的現貨比特幣 ETF,這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個重大突破,允許主流投資者通過常規經紀帳戶輕鬆交易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而無需直接購買這些數字貨幣。
這些 ETF 的特點是,它們直接持有比特幣,而不是通過其他衍生品或信託來追蹤其價格,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比特幣的市場價值,也可以避免一些額外的費用和風險。
這些 ETF 的推出也是 SEC 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轉變的一個標誌,此前 SEC 一直拒絕批准任何與加密貨幣相關的 ETF,擔心其潛在的欺詐、操縱和監管問題。
02 新加坡券商加強客戶審查和風險提示
這些 ETF 可在一些本地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但需要遵守某些標準,盈透證券表示,只有具備交易所列指定投資產品所需知識或經驗的合格客戶才可以申請比特幣 ETF 交易的許可。特定投資產品是指結構和特徵可能更為複雜的金融產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要求經紀商在允許其客戶交易這些產品之前進行適合性評估。」比特幣 ETF 是有風險的投資,希望交易此類產品的客戶必須了解並承認所涉及的相關風險。」
同樣,在輝立證券和星展唯高達,只有遵守規則的投資者,通過客戶帳戶審查並完成海外上市投資產品的風險警告聲明,才能繼續交易在美國上市的比特幣 ETF。
輝立證券表示「由於比特幣 ETF 等支付代幣衍生品具有很高的風險,我們增加了另一層保障措施,提醒客戶風險,包括損失所有資本的風險、價格波動性大、網絡安全風險(以及)不受監管的風險。」
星展銀行還在其交易平台的登錄頁面上發布了提醒,以強調潛在的風險,例如極端的價格波動,該銀行發言人表示:「有意交易海外上市 ETF(包括現貨比特幣 ETF)的客戶應注意相關風險,並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應仔細評估其投資目標、風險偏好、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
iFast Corporation 的數字交易平台 FSMOne.com 表示,最近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投資者每次交易時需要確認的額外風險聲明,其平台還帶有「顯著顯示的警告」,以確保投資者意識到與加密貨幣和相關產品相關的風險。
03 當地投資者對現貨比特幣 ETF 的興趣有限
儘管如此,券商還是觀察到了當地投資者的交易活動,並指出,人們對新 ETF 有「一些興趣」,儘管這似乎「僅限於一小部分投資者」。
「這些投資者可能更熟悉比特幣前景,或者他們可能只是在猜測比特幣前景。」FSMOne.com總經理表示。
輝立證券表示,在上市前兩天的「初步炒作」之後,現貨比特幣 ETF 交易的客戶數量逐漸減少,隨後一周的交易活動下降了近 80%。
輝立證券表示,這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比特幣價格的波動以及投資者變得更加厭惡風險。
04 投資者應注意什麼
金管局重申,加密貨幣交易「本質上具有高度波動性和投機性」,因此不適合散戶投資者。
1 月 16 日,監管機構表示,新加坡尚未批准向散戶投資者發售現貨比特幣 ETF,那些仍然選擇在海外市場交易產品的人必須格外謹慎。
它還要求提供進入這些海外市場的許可的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確保充分的風險披露和適當的客戶適合性評估,金融市場觀察人士也對這些風險表示贊同,並警告投資者謹慎行事。
投資諮詢平台 Beansprout 創始人 Gerald Wong表示,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投資現貨比特幣 ETF 時,應注意其標的資產以及費用比率和交易佣金等其他因素。
「例如,如果我正在查看海峽時報指數 (STI) ETF,它將與海峽時報指數的表現掛鉤。 對於比特幣 ETF,標的資產是比特幣,正如新加坡金管局所說,比特幣風險很高。」
投資者應該仔細審查他們進行任何投資的長期基本面,例如未來收益、現金流狀況和收益率,就新的與加密貨幣掛鉤的 ETF 而言,問題在於「絕大多數加密貨幣仍然幾乎沒有內在價值」。
「大多數加密貨幣缺乏任何潛在的收益或現金流,這對任何潛在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危險信號,因為如果資產無法產生收入,就很難獲得可靠的內在價值。如果沒有基本面的支持,我們相信加密貨幣是由情緒推動的。」
05 現貨比特幣 ETF 的市場表現
根據路透社上周援引德意志銀行數據的報道,近 40 億美元的資金已流入新的現貨比特幣 ETF,特別是貝萊德和富達運營的產品。但其中 28 億美元是由 Grayscale 流出的,Grayscale 是一種比特幣信託,此前曾主導市場,但後來已轉換為 ETF。
據報道稱,資金流出是由於 Grayscale 的管理費較高(1.5%),而其他比特幣 ETF 的管理費低至 0.19%,高至 0.39%,
分析師表示,資金外流似乎對比特幣價格造成了一定壓力。 比特幣價格下跌的另一個因素是投資者此前因預期 ETF 獲得批准而買入該加密貨幣的投資者獲利了結。
比特幣最後一次交易價格是在 1 月 30 日下午,價格約為 43,373 美元,較 1 月 11 日在現貨 ETF 推出的刺激下觸及的三年高點 49,000 美元左右下跌了近 13%。
現貨比特幣 ETF 的出現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挑戰,它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方便和更透明的方式來參與這個新興的領域,但也帶來了更高的風險和波動性。
新加坡的券商和監管機構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護客戶的利益,提高他們的風險意識和適合性評估,但投資者仍然需要自己做出明智的決策,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仔細評估現貨比特幣 ETF 的優缺點。
投資者也應該注意現貨比特幣 ETF 的市場表現,以及其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隨著時間和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最後,投資者應該記住,加密貨幣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領域,可能會受到各種不可預測的因素的影響,例如技術創新、政策變化、市場情緒等,因此,他們應該保持警惕和靈活,隨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