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廣告涉嫌醜化老人,老人成「吸血鬼」「討債鬼」...
新加坡養老制度在全球一直都備受推崇...
但實際上,養老問題在新加坡國內並不平靜...
日益升高的養老成本和財務規劃的亂象,讓不少老人七八十歲還要去工作,特別是近些老人的自殺率呈攀升趨勢...
而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人缺少合理的財務規劃,導致到老無錢可用...
最近新加坡兩支以年長者為主角的廣告惹爭議,雖然都強調要國人趁早做財務規劃,但表現手法卻遭批評,不少網友評論廣告是在「醜化家長」「欺負老人」...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職總英康(NTUC Income)本月初投放名為「我的承諾,最後的『夾心一代』」廣告,引髮網民討論熱潮...
其中的導火索就是,廣告內容將年邁的父母刻畫成要「吸血鬼」「討債鬼」,整體價值觀扭曲。

(圖:來源自網絡)
廣告大意講述一個普通上班族年輕人,因不能滿足父母經濟要求而時常被父親責罵,比如生活費太少、車太小或讓生病的母親住低級病房等...
父母家用、提供手機、醫療支撐等費用,讓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同時,還遭受父親不斷的抱怨和責備。
片末他自己的孩子出生,他對女兒許下承諾,表示自己已經購買保險,為退休做好準備,不再讓女兒成為他這樣的「夾心一代」。
...

(圖:來源自網絡)
網友對廣告產生反感,認為它傳達的價值觀扭曲,以及醜化年長者。
「如此苛刻的父母,難道是導演的真實寫照嗎?對不起,很同情你,我父母和其恰恰相反...」
「新加坡的老人就如此不通人情,不要把少數的個案借題發揮...」
「廣告主題扭曲,生活不僅關於金錢和投資,還有愛與關心,從廣告中看不見父母對主角的關愛,相反,是宣傳了一種將父母當成累贅的觀點。」
「我們對建國和立國一代都表示認可,然而在這段視頻中,它表現得完全是我們因為他們而在艱難維持生計。」
「影片中那對看似立國一代的父母,給90後的孩子最好的養育,他們怎麼年老之後變成討人厭的討債鬼了?」
...
當然,也有網友留言這就是自己的生活寫照...
...
對此各位看官有何高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