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說
細思極恐!你在新加坡過的時間都是假的~
在新加坡生活,你是否也和小海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還沒息的苦逼生活。

本來就不按點兒上班的小夥伴,你們知道嗎?我們都被「騙」啦!你在新加坡度過的時間都是假的,來來來,小海這就帶你揭秘神秘的新加坡時間~
莫名其妙早了一個小時
大家都知道,為了給時間一個標準,讓全地球村的村民可以愉快的一起玩耍。
各國約定俗稱,把格林威治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GMT)定位標準時間,然後世界各國根據所在的經度不同,劃分不同的地方時間。

所以全球以0度的倫敦作為標杆,把世界像切西瓜一樣地,分為了24瓣,也就是24個時區。

這個問題也就出在時區的劃分上,現在的新加坡時間一直和中國北京時間一樣,分在東八區,所以沒有時差。

但最近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新加坡所在的經度遠比中國北京靠西,也就是新加坡所在的時區應該是東七區,現在的時間比實際地方時早了一小時。

簡單講就是,如果你每天8點起床,按照現在的新加坡時間算,你就少睡了一小時,這莫名其妙喪失的睡眠時間,勾起了加班狗的憤怒,於是大家紛紛叫苦,要解釋~

專家:還不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很快,民眾的發現被諮詢到了天文學家洪本生那裡。面對爭議,洪先生早就見怪不怪的樣子,他對這一行為做了解釋。
原來,大家的發現是對的!新加坡時間就是比所在時區快了一小時,而這個原因不是大家想的,不是為了壓榨工作時長,而是為了做生意。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依靠便利的海運發展起來的,它地處交通要塞,生意的交流更是四通八達。
在海外貿易方便,和中國、大馬的交流更為密切。新加坡也一度使用東七區的時間,但發現和這兩個經度互為鄰居的國家溝通老是不順暢。

拿新加坡和中國打比方,兩地都是8點營業,當中國北京的客戶上班打給新加坡,新加坡當地時間才7點,還沒營業呢,這無形當中,就給兩國製造了無形的貿易差。

其次也是當初和大馬「相愛」的歷史原因,所以新加坡也跟著大馬算入東八區的時間。
而且天文學家還表示,地球本就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難免受地形影響,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時間只是方便生活的工具,不用這麼精準。

聽完專家的分析,才恍然大悟,真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為了做生意,統一時區又能咋~

新加坡曾調整過6次標準時間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關於新加坡時間的科普篇。其實新加坡歷史上曾改過6次標準時間,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小紅點」新加坡直到1880年才第一次有了標準時間。英屬馬來亞殖民當局決定統一三個海峽殖民地的時區,以當時的首府新加坡所在的東經103°51′16″為基準,將標準時間定為GMD(格林尼治時間)+6小時55分25秒,這個時間也被稱為「新加坡平均時間」。

但這種「有整有零」的標準時間漸漸給當地各種日常活動和對外交流帶來不便,1905年5月31日,新加坡決定採用當時法國人制訂的「印度支那時區」標準時間——印度支那時間。這個標準時間的最大特點是「取整」,即以東經105°子午線為統一基準,將標準時間定為GMD+7小時。

比較冷知識的是,就在同一天,英屬馬來亞中的西馬(馬來亞)宣布採用「新加坡平均時間」,一直沿用到1932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新加坡時間」實際上使用了52年,其中新加坡本土只用了25年,馬來亞反倒用了27年之久。
1933年1月1日,英屬馬來亞當局制訂了一個GMT+7小時20分的「馬來亞夏令時」,並規定在英屬馬來亞部分地區9月14-12月14日間實行「馬來亞夏令時」。
1941年二戰已打得熱火朝天,9月1日英國宣布調整「馬來亞夏令時基準子午線」為東經112° 30′ 00",這樣一來「跟著馬來亞夏令時走」的新加坡標準時間,自然也就隨之改變,調整為GMD+7小時30分了。

同年1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戰,從泰國越境偷襲英屬馬來亞,並於1942年16日日軍占領新加坡,宣布將新加坡改名「昭南島」,為彰顯「正朔」,「昭南島」的標準時間被強迫改為和東京標準時間一致,即東京所屬的東九區標準時間(以東經135° 00′ 00"為基準子午線)GMD+9小時。

1945年8月15日,日軍正式宣布投降,新加坡被日本占領時間宣告結束,同年9月13日,新加坡和西馬一樣被戰後恢復的英屬馬來亞當局宣布「恢復戰前標準時間」,即又回到了GMD+7小時30分的標準時間。
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後,新加坡為方便和馬來半島頻繁的海陸空交通,以及照顧兩國間密切的商貿關係。
於1981年12月31日通過「憲報」宣布自1982年1月1日起把時鐘調快30分鐘,以便「和馬來西亞的時間保持一致」。幾經周折,才有了現如今的新加坡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