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世儒(作揖者)因在阻斷措施期間走訪基層而備受批評。(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新加坡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自上周二(7日)實施以來,公眾遵守的程度仍有改善的空間。這也讓我國總理李顯龍周末親上火線,再度錄製視頻語重心長地勸請國人務必充分合作: 莫亂跑,感染病毒不得了! 留在家,國人都會贊你好!
正因如此,當人民行動黨的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謝世儒醫生星期日(12日)走訪選區熟食中心的新聞與照片出街後,很快就在本地輿論圈燃起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爭議。
綜合《聯合晚報》和《聯合早報》報道,謝世儒當天早上走訪了位於紅山1巷的亞歷山大村熟食中心,向當地小販分發由全國商聯會提供的可重複使用口罩。
令人玩味的是,陪同謝世儒走訪的還有行動黨的」新面孔」蔡瑞隆上校。
據報道,在丹戎巴葛集選區的摩綿—金禧區基層服務的蔡瑞隆近來在女皇鎮積極走動,是行動黨下屆大選的潛在候選人。

謝世儒(中)在蔡瑞隆(左)陪同下向亞歷山大村熟食中心的小販派發口罩。(聯合早報)
此外,根據謝世儒自己在星期日發布的面簿貼文,他聲稱自己前往亞歷山大村只是為了派發可重複使用口罩給當地小販,並「了解一下他們在阻斷措施實施的第一周過得如何」。
他強調,自己是「快去快回」(quick trip)。
不過顯然倉促間他還是「抽空」與當地小販進行了合照,因為貼文同時也附上了四張他和當地小販「嘗試站在一米外」的合照。

謝世儒在面簿上載了四張和當地小販的合照。(謝世儒面簿)


反對黨人與網民質疑謝世儒為何沒被罰款
國人因阻斷措施而被要求如非必要千萬不要出門之際,作為醫生,同時也是政府國會衛生委員會主席的謝世儒形同「母雞帶小雞」走訪熟食中心的舉動,很快掀起千層浪。
曾在2015年大選代表工人黨上陣盛港西單選區議席的許俊榮率先發炮,在面簿貼文炮轟謝世儒此舉形同觸犯阻斷措施條例: 「陪同他的,還有所謂的新臉孔。若是他人也像他這樣不是因為要購買食品而是走訪小販,也會沒事嗎?為什麼他沒有當場被罰300元?」


本地許多網民也紛紛質疑謝世儒在非常時期走訪基層的舉動是否恰當: 「李總理說如果你迫不得已必須出外購買食物或必需品,那就務必佩戴口罩並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不要到處徘徊。事情辦完就趕快回家。難道一個議員走訪選區,四處走動派口罩、聊天、解釋政府政策和經濟援助計劃就可以例外?」

一些網民則強調政府的阻斷措施條例不應該有雙重標準: 「這是雙重標準吧?難道你就可以違反政府條例,逃過懲罰嗎?這(走訪基層)是必要的嗎?我想小販應該有辦法從居委會和聯絡所拿到他們的口罩。你現在是藉機帶著下屆大選新人進行競選活動。」
「重點是你還有心情拍照放上網……更糟糕的是媒體記者也在那裡採訪,你顯然事先就計劃好了。」

「這不是該走訪基層的時候。除非你要出外購買食物,否則請留在家裡,作一個好榜樣。你不該凌駕於法律之上。」

網民不接受謝世儒「不是走訪」的說法
面對輿論的強烈抨擊,謝世儒昨日回應《海峽時報》詢問時解釋,自己當天的行程不算走訪。
「我們不是在走訪,我們去那裡是為了呼籲小販在工作時佩戴口罩,這比較像是教育行程。」
根據他的說法,當時隨同他前往亞歷山大村熟食中心「教育」小販佩戴口罩的隨行人員不超過五人。
至於行動黨新人蔡瑞隆為何也在現場,謝世儒解釋說,前者本來就是當地集選區的活躍志工,出現在那裡與選舉無關。
「他在很多地區都有幫忙,實際上他一直以來都有為我們的分配食物計劃出力。」 隨著風波愈演愈烈,行動黨昨晚(13日)在官方面簿宣布,該黨在阻斷措施期間的所有基層聯繫活動,例如走訪巴剎、家訪和接見選民活動都將暫時喊停。
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和謝世儒引發的爭議有關,但這也是行動黨在「走訪風波」後的首次表態。


謝世儒解釋自己「不是走訪只是教育」的說辭顯然未獲網民買單。
這位網民批評謝世儒還在強詞奪理,並質問當學校都已全數進行居家學習,後者憑什麼可以在公開場合進行「教育」。他也質疑蔡瑞隆既非謝世儒的直系親屬,兩人也不住在一起,為何兩人能夠一起出現在同一場合?當局應該殺雞儆猴,針對謝世儒和隨行人員開出罰單。

「一個簡單的道歉就足夠了,不用一直解釋,放下身段吧!」

也有網民反問,當局在執法方面會否一視同仁。 「我就問問,如果那天走訪基層的是反對黨人士,結果會怎樣?」

事實上,日前環境局就已向《新明日報》證實,由於接見選民活動(簡稱MPS)不屬於必要服務,當局早在上周四(9日)就已通知本地各政黨黨主席相關活動必須暫停,以降低傳播風險。
換句話說,各政黨早至上周四就應該停辦接見選民活動。多名來自行動黨和工人黨的議員也都已經事先通知所有的接見選民活動將以電郵、電話或視訊等「虛擬方式」進行,避免直接接觸。
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星期日的行程,究竟是「政治服務」還是「必要服務」? 蟻粉,你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