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通知,農糧局呼籲大家在時別食用美國生菜!
最近,美國爆發了長葉萵苣含大腸桿菌事件,
美國和加拿大至今有50人吃了這類生菜後病倒。
本地有部分長葉萵苣進口自美國,但由於至今無法確定病菌來源,
農糧獸醫局目前並未下令產品下架,而是提醒商家提高警惕。

美國和加拿大公共衛生官員在20日時發出警告要人們停止食用長葉萵苣,
待當局調查大腸桿菌暴發事件。
報道引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的數據,指上個月8日至31日間美國有32人受影響,
他們遍布全國11州,沒人因此喪命。此外彭博社報說,這32人當中有13人送院觀察。
當局因此籲請公眾別食用任何種類的長葉萵苣,
即使之前吃了沒生病也應該把它丟棄,然後為存放萵苣的冰箱架子消毒。
加拿大方面則18人因此食物中毒,病例集中在魁北克和安大略省(Ontario)。
大腸桿菌感染的症狀包括中度發燒、嚴重腹部抽筋、嘔吐和腹瀉帶血等,多數人的情況會在五至七天後好轉。

農糧局提醒公眾應保持良好的食物處理習慣,避免交叉感染。
譬如在處理生食前後應清洗餐具和桌面,以及洗手;生的食物也應該跟熟食分開存放。

農糧局說:「新加坡有從美國進口長葉萵苣,農糧局已提醒業界保持警惕。
為了安全起見,買了長葉萵苣的消費者若無法確定它的來源,應該丟棄它們避免食用。」
本報向本地一些超市查詢,部分商家有售賣來自美國的長葉萵苣,包括職總平價超市。
職總平價目前仍繼續售賣美國長葉萵苣。發言人受詢時說,他們知道美國發出了相關的健康警告,
但是我國食品安全管制單位還沒有下令產品下架。
「雖然如此,我們會持續密切地留意情況,超市設有相關食品安全程序,可在必要時召回任何產品。

其實,用高溫殺滅大腸桿菌是非常有效、也是很容易的方法,即使是被污染的「毒蔬菜」,
經過高溫烹飪之後,也不會再有危險,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告誡大家不要吃生蔬菜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