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由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舉辦的「國韻流芳·民族音樂會」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奏響。兩場演出吸引了四百多位民樂愛好者,演奏家們的精彩演繹與充滿知識性的講解獲得了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樂團全體演奏家與嘉賓合影留念
本場音樂會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的16名演奏藝術家精心打造而成,精選了多首富有中國民樂特色與多民族地域風格的曲目,綜合了各類民族樂器的獨奏、重奏及現場互動講解等演繹形式,整場音樂會異彩紛呈。

現場演出照片
演奏家們不僅帶來了《金蛇狂舞》、《十面埋伏》、《百鳥朝鳳》及《夜深沉》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而且也以創新的方式演繹了《牧民新歌》、《西域隨想》、《蒙風》、《歡樂的夜晚》及《雪映花紅》等曲目。
樂團團長欒冬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對每一件民族樂器的特色、每一首演奏曲子的由來以及每一位演奏家的背景娓娓道來,贏得現場掌聲、笑聲陣陣。






演奏家們現場演奏各種民族樂器


欒冬團長現場講解
音樂會現場觀眾反響熱烈
演奏家們用精湛的技藝,充分展示了古箏、琵琶、二胡、京胡、鼓、笙、嗩吶、吶子、竹笛等各種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音樂會尾聲,在現場觀眾的熱情掌聲中,樂團又獻演了為新加坡觀眾特別準備的馬來民謠《拉薩洋洋》及經典民樂《花好月圓》。演出結束後,演奏家們還舉辦了簽名會,與各位樂迷進行進一步交流。


演後簽名會上觀眾與演奏家交流
中國歌劇舞劇院是隸屬於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國家級劇院。劇院集多種藝術門類於一身,呈現本場音樂會的是該劇院的民族樂團。該樂團成立於1950年,是中國最早的國家級專業民族樂團。近年來,團組排演了多台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音樂會,並多次受邀赴德國、瑞士、匈牙利、奧地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巡演,皆獲得當地觀眾的好評。
相較於其它國家,新加坡與中國民樂擁有更深的淵源。長期以來,在新加坡華樂團與鼎藝團等樂團的積極推廣之下,新加坡也聚集了眾多的民樂愛好者。此次音樂會以音樂為載體,讓更多新加坡觀眾在悠揚的民樂演奏中體會到中華民樂的獨特魅力。接下來,中國文化中心還將於7月26日與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新加坡華樂總會聯合呈獻一場「中西琴匯——二胡與中提琴的對話」專場音樂會,此次音樂會將特別邀請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段皚皚與中提琴演奏家盛利,將為本地觀眾帶來另一場別具一格的音樂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