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劍敏看來,博智林正努力做面向全球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服務商,構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生態圈,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助力中國智能製造。
「我們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大多數人單看這一句話,都會認為它應該出自一家科技公司,而非一家傳統的房地產企業。但這卻是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的最新願景。
跨界而不出界,這或許是碧桂園機器人戰略的最佳詮釋。相較於業內其他房企進軍高科技領域的顛覆性,碧桂園跨界機器人,加速布局智能製造,顯得更為務實穩健。
「機器人建房」時代
碧桂園做機器人,有自身的內在邏輯,它並非想做出一個擁有人工智慧的「終結者」,而是想要一套能夠助力自身變革和推動行業發展的「外骨骼裝甲」,是想用科技的力量去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如今,願意在建築業就業的農民工越來越少,「用工荒」越來越頻繁,成本也越來越高。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稱:建築行業平均年齡為41.8歲,50歲以上占比為30.9%,老齡化問題在建築行業尤為突顯。新生代農民工中超半數為80後。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建築行業80後占比為36.4%,遠低於其他行業。此外,依靠人工建房,還有著明顯的安全風險大、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施工效率低等問題。
朱劍敏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26班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劍敏介紹,建築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在髒、繁、重等勞動場景下,可以緩解「用工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替代一些高危險的工程任務,改善建築環境中的工人安全狀況,爭取讓高危建築從業人員「零傷亡」,與此同時,更能提升行業的效率和效益。
博智林布局機器人有局勢上的「天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為製造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同時鼓勵深化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
同時,它還有坐擁「地利」和「人和」。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不僅擁有大量高新技術產業,還擁有實力雄厚的傳統製造業,這為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奠定了基礎。在朱劍敏看來,「博智林正是要把科技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它在粵港澳的建造和社區場景中,形成產學研應用的一個完整閉環。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政府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下,能為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的一份力量。」
此外,在人才團隊搭建方面,博智林不斷吸納國內外有志於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先進科技來改變行業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目前,博智林研發人才團隊規模接近900人,而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超過22%。
博智林不僅成立了機器人和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和製造部門,還相繼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高等院校、研發機構、企業和高端人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
「通過聯合研究院,博智林能把國內外高校在機器人產業上下游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轉化,完成應用最後一公里,實現產學研的融合。」朱劍敏解釋道。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劍敏接受記者採訪
打造全產業鏈閉環
作為碧桂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的高科技路線圖已逐漸明晰,它以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相關的機器人核心技術為主要方向,全方位布局產業鏈上下游,涉及建築、裝修、機器人餐廳、智慧家居、現代農業、醫療、智能製造、倉儲物流等應用領域。
在朱劍敏看來,博智林正努力做面向全球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服務商,構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生態圈,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助力中國智能製造。
博智林瞄準的第一目標就是建築機器人。朱劍敏介紹,「目前,博智林已經圍繞整個建築行業的全工藝流程,科學合理謀劃,從拿地開始就引入智能數據點的提前布設,搭建全過程信息化平台,通過BIM數字信息模型以及先進建造工藝、建築機器人施工、工廠化預置製造等智能建造工藝,提高建築行業的安全標準和質量水平,從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然,研發建築機器人也面臨重重挑戰,第一,在全球範圍內,此前機器人更多側重在工業機器人,特定應用場景下的可移動機器人研發則會面臨更多核心關鍵技術的挑戰;第二,在人才團隊的招納培養方面,需要不斷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志同道合的人才,他們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有情懷;第三,在特殊的應用場景下,為行業和消費者創造實際應用價值的「研發」實際上是分開而言,「研」是基礎技術方面的投入,「發」相當於技術最終要成為可使用的產品。
據悉,博智林機器人實驗中心建築機器人在研20餘款,目前已有部分進入現場工地測試,「今年下半年測試完後,會根據工地使用的效果實現量產,量產後則會在建築工地上得到積極推廣。」
在餐飲方面,機器人餐廳項目正密鑼緊鼓地推進,計劃將來在全國開機器人餐廳,由機器人完成下單、炒菜、傳菜、上菜等全過程,其中,目前正試運行的機器人中餐廳預計在年內會與消費者見面。
博智林機器人的研發和落地有著碧桂園旗下物業、酒店、醫療、農業等諸多應用場景。機器人就像一個更新包,可以加載到任一模塊上去。朱劍敏透露,「在社區服務方面,今年也將會有承擔社區安防和保潔的機器人跟社區業主見面,讓業主們感受到高科技對生活帶來的更多便利。」
在工業4.0時代,科技是未來強大競爭力的源泉。「科技引領未來,博智林人正在和時間賽跑,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飽滿熱情,投身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努力推動實現先進位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朱劍敏說。
文章轉自「見地」(jiandi2015)
原題為「朱劍敏:博智林要做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服務商」
作者:林振興

砌磚

取磚抹灰

砌牆

換個角度再看看

一天蓋好一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