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5日)晚上8點多,烏節路董廈發生火患,約200人被緊急疏散。

視頻中,商場泛起濃煙,品牌專櫃都像蒙上了一層白霧。
董廈工作人員對群眾進行緊急疏散........消防車、警車齊齊出動。

視頻截圖 Facebook/the alternative view
大火很快被撲滅。萬幸的是,沒有人在火災中受傷。
民防部初步判斷,起火原因是電線老化。
這是烏節路一年內,發生的第三起大型火災了。著名的君悅酒店和義安城分別在今年3月27日和去年9月26日發生火災。而這次起火的董廈來頭也很大。

作為世界十大購物街之一的烏節路,別看今日璀璨繁華,最初只是一條布滿果樹的小路。董廈和烏節路的大變身有緊密關係。
董廈創始人董俊競,靠著兩個從汕頭老家帶來的鐵皮箱,用挨家挨戶推銷小商品的方式掙得第一桶金。而後以敏銳的目光買下烏節路上的一塊地。由於正對墳場,地價低廉。誰也沒想到當時人煙稀少的果園路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商業街。

董俊競的鐵皮箱
1932年,董俊競在買下的地皮上創立了烏節路第一家購物中心--董廈。可以說這開創了烏節路從果園路向商業街轉變的先河。
建築師Ang Keng Leng設計了這座以中國北京故宮為基礎的五層建築,董廈很快成為當時地標性的購物目的地。

最初的董廈
1982年,原有的建築被更大的詩家董廣場所取代,雖然原有建築的一些特色,如綠色瓦片屋頂和紅色柱廊,被納入新廣場的設計中。
董廈也由最初的五層樓發展成為33層高的建築。

如今的董廈
昨晚,87年歷史的董廈渡過一劫,希望受損店鋪早日恢復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