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獲選「亞洲最佳海港」,這小紅點真是靠海吃遍天

2018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絕對是世界上最袖珍、精緻的國家,雖然只有一個小紅點,卻有享譽全球的一流大學,有口碑第一的新加坡航空和細節完美的樟宜機場,有遊人流連忘返的美景佳肴。

而「海事業」這個在現在特別容易被遺忘的話題,一直都是新加坡的絕對王牌,因為靠「海」,新加坡 可以說是「一招鮮吃遍天」

曾經新加坡的多金有70%以上是靠「海事業」帶來的,海港絕對是全球榜首,曾連續3年名列全球十大國際航運中心的榜首。

隨著各國對海洋資源的爭奪,新加坡曾一度應接不暇,要讓出自己的海港地位。

不過,前兩天,新加坡港口在一個區域獎項中再次擊敗滬港兩地港口,第29次獲選為「亞洲最佳海港」。

該獎項根據亞太物流雜誌《亞洲貨運新聞》(Asia Cargo News)的讀者投票評定,標準包括港口運作是否具成本競爭力、港口是否設有適合的基礎設施,以及是否有及時投資新設施,應付未來需求等。

目前,新加坡海事業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中,依據維持穩定增長,去年在新加坡港口停靠的船隻總噸達到26.6億噸,比前年的25億總噸高出6.3%。

這背後據說是數不盡的黑科技在支撐。一站式服務——牛!

設在裕廊海港、占地6.6公頃的綜合碼頭,有三個船隻停泊處,是 新加坡首個為多用途船隻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綜合碼頭。

每年可處理30萬個標準貨櫃,和100萬公噸的貨物。

裕廊海港花了6個月的時間,改裝碼頭設施,打造成綜合碼頭,讓運送貨櫃和一般貨物的多用途船隻,不需再到不同的碼頭,分別完成貨櫃和其他貨物的裝卸工作。

無人車服務——彩!

今年年初,新加坡為提升港口的運營能力,開始探索一種新的運貨方式:利用無人駕駛卡車在港口之間運送貨物。

新加坡政府與兩家在自駕技術方面頗有實力的卡車製造商(瑞典斯堪尼亞和日本豐田通商)簽署了一份工程協議。

工程第一階段在年初已經開始,持續時間約一年,在該階段,兩家卡車製造商將在各自國家自主設計、研發和測試卡車排隊系統。

第二階段,將選出一家公司,在新加坡西海岸公路對卡車進行試運行,負責布拉尼碼頭和巴西班讓碼頭之間的貨物運輸。

新加坡似乎一直對無人駕駛技術持開放態度,新加坡在去年8年成為了世界首個無人駕駛計程車試運營國家。現在,新加坡希望能將無人駕駛的好處帶到繁忙的航運港口。

此外, 新加坡還與豐田及瑞典商用車製造商斯堪尼亞(Scani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以開發和測試將貨物從一個碼頭運到另一個碼頭的無人駕駛卡車隊列系統。

無人駕駛卡車隊列系統試驗將在三年內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主要負責卡車隊列技術的設計、測試以及進一步開發,以更好適應當地環境。第二階段測試將在一段10公里的路段上進行測試。

最快捷的維修——贊!

新加坡港擁有一個40萬噸級的巨型旱船塢和兩個30萬噸級的旱船塢,能夠同時修理的船舶總噸位超過200萬噸,是亞洲最大的修船基地之一。

在為船舶提供維修服務的同時,新加坡港還提供國際船舶換裝與修造一體化的服務。

需要檢修的船舶往往滿載貨物從其他港口駛往新加坡,將貨物在新加坡港換到其他船舶後,就近在新加坡進行維修,節省了成本,方便了船主,也為新加坡的修船業帶來了更多的生意。

開闢臨港工業——智!

在臨港發展工業,絕對是新加坡的大智慧。

新加坡充分發揮港口的綜合區位優勢, 利用海港的天然水深、便利的交通體系和寬闊的土地資源的優勢, 同時利用其作為物資集散中心各項生產要素非常集中的優越條件發展臨港工業。

現在,不僅是世界上電腦磁碟和集成電路的主要生產地, 而且煉油業也很發達, 是僅次於休斯敦、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為滿足第三代物流發展和顧客的需要,新加坡港已在裕廊碼頭建立了物流中心, 培育港口物流鏈, 港口與加工業聯合發展。

港口園區建設與吸引外資相結合, 將一些臨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給跨國公司作為專用中轉基地使用, 鼓勵大跨國企業在港區建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

這樣, 港口物流為臨港工業提供專業、高效的物流服務, 提升加工工業水平,進而又促進港口經營效益的提高。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便宜!

新加坡港自1996年開始,對進港裝卸的貨櫃船運輸公司實行多種收費優惠待遇,對定有長期使用港口合同的海運公司則實行更為優惠的收費,甚至免收港口使用費。

另外,港口不斷改善服務,採用電子技術降低業務管理費用,將部分利益轉讓給海運公司。

所以說,新加坡的海港絕不是單單靠在全球的絕佳的海運航道,這裡面的內涵只有到了現場,看到震撼的港口,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新加坡海港的魅力與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