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撿破爛」也能發家致富

2018年05月25日   •   9918次閱讀

有些人說她是「垃圾女王」,也有人說她是「環保皇后」,無論是哪個稱號,37歲的陳恬芬都坦然接受。小時候與他人丟棄的紙皮、塑料袋、飲料罐為伍;長大後卻靠這些垃圾建立事業,這些被一般人嫌髒、嫌臭的垃圾,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陳恬芬是本地廢物處理與再循環公司—華與華私人有限公司(Wah & Hua Pte Ltd)總經理,也是新加坡固廢管理及循環協會(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會長。

這名身材嬌小,性格卻格外開朗、豪爽的女強人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之前接受專訪時說:「我出生時父親已從事收集廢棄紙皮的行業,那時他的生意還很小,員工不多,所以媽媽也會幫父親為紙皮分類,我五六歲時,就坐在他們身邊玩紙皮。」

在澳大利亞完成會計學位後,陳恬芬原本留在當地當會計師,但想到父親的事業往後可能無人接手,她毅然決定回國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從低做起贏得員工業界認同

回首當年,陳恬芬笑說:「我回來幫父親時才21歲,我是讀會計看數字的,可突然得放下安安穩穩的辦公室工作,改而每天看著堆積如山、發出陣陣異味的垃圾堆,我剛開始時確實不適應。」

「但既然答應了父親,我就要好好做,想清楚後便從低做起,陪著司機收垃圾、和工人一起分垃圾。公司里所有職位我都做過,希望親身體驗後能更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同時也能了解員工的艱辛,以及他們在工作上可能面對的挑戰。」

陳恬芬的付出,贏得了公司員工的信任,不再只當她是「老闆的女兒」。

面對資深員工,以及業界的元老級人物,陳恬芬則通過參考、翻閱各國相關企業的優秀做法,提出不少實用建議等,贏得了這個以男性為主的行業同儕認可,更在2013年推選她為新加坡固廢管理及循環協會會長。

一切得來不易,但往後的路卻仍然艱辛。陳恬芬坦言,整個領域面對諸多挑戰與限制,導致這個行業始終發展不起來。

她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公眾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大家都知道環保的道理,但要怎麼做、怎樣才能有效環保、再循環使用一些廢棄物品等,公眾這方面的知識有限。

「其次,人手短缺也是這個行業最大的挑戰。老實說,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本地人真的很少。剛聘請的員工沒做一個星期便辭職是常有的事。每家公司聘請外來勞工又面對一定限制。人難留,人也難請,我們唯有多利用科技輔助垃圾分類程序。然而科技始終只能幫上一部分的忙,最終還是得靠人工完成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