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特別是教育領域
卻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

李光耀將雙語制度
稱為新加坡成功的基石
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了
在新加坡開國之初,本地華人
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華語
他們一般使用方言
馬來人和印度人也是使用自己的母語
國人之間因為語言隔閡很深
同時,自英國殖民時期
新加坡的法律語言就是英語
官方文件都由英語寫成
這時候,英語成了官方與
融合各個民族的不二選擇

1980年的時候
只有十分之一的新加坡家庭
主要使用英語交流
到了2010年,這個比例
已經增加到十分之六
李光耀意識到
英語讓新加坡同世界連接
華語卻讓新加坡同
講華語的亞洲大國中國
以及無數優秀的海外華人連接
於是,上世紀七十年代
李光耀在本地
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
推廣講華語運動

不僅僅是看中中國的經濟
李光耀親身經歷學生抗議
發現華校生比英校生
有更好的紀律、更成熟的價值觀
他們對生活的目標十分清晰
這讓青年時期的李光耀大為震動
他希望新加坡人能夠
保留華人的優秀傳統
到哪裡都不會「忘本」
這,就建立在講華語之上

今年是講華語運動的40周年
這些國會議員在國會辯論上
身體力行地實踐著講華語運動
華文在新加坡的歷史地位
可以說是」幾起幾落「
椰子覺得現在又開始崛起啦

椰友們,你們覺得呢?
留言區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