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太難了!」
因疫情造成的失業人數已經超過非典時期的失業人數。根據預測,失業人數將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擴大。這這種情況下,被裁員後能夠再次找到工作嗎?
1. 裁員將繼續
今年二季度,新加坡裁員人數增長了一倍以上,共裁員6700人,第一季度為3200人。這個數字高於2003年非典爆發最高峰時的5510人,但是低於200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12760人。
政府出台的措施減少了部分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但有專家預計,政府為緩解疲軟的就業市場所能做的工作是有限的。此後的6個月中,新加坡仍會失去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其中,對航空、旅遊、零售、酒店、娛樂、食品飲料和建築業的衝擊會更大。

來源:zaobao
新冠疫情將持續影響
新加坡副總理曾在8月17日的部長級聲明中表示,儘管政府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裁員仍是不可避免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新冠疫情的持續時間難以預料,其帶來的影響也將繼續。

來源:zaobao
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經濟學講師Kelvin Seah表示,沒有人知道這種流行病能持續多久,當中的不確定性太大,取決於各國是否能夠有效地控制病毒。
新加坡人力部也指出,新加坡和世界的前景仍舊不明朗。
裁員不可避免
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將持續很長時間,許多行業的業務量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恢復。一些公司別無選擇,只能儘量削減成本,裁員充當其沖。
今年二季度新加坡共裁員6700人,以超過非典時期的最高人數。但新加坡勞工部部長吳志萌(Ng Chee Meng)表示,隨著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更加深入,失業人數將在未來六至十二個月內上升。

來源:AFP
裁員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案,四面楚歌的企業會首先採取削減成本的代替方案,例如縮短工作時間、無薪假期和減薪。企業通常會在利潤持續性下降的時候選擇裁員。
航空、旅遊等行業受到的打擊最大,飛機製造商空中客車公司、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都是因為業務下滑而裁員的主要公司。現在這種裁員已經波及到了其他領域。
工會和協會
新加坡工會和一些協會表示,最近幾個月來,他們一直在與公司合作,以期挽救儘可能多的工作。
NTUC執行長吉爾伯特·譚先生表示將繼續舉辦招聘會,為失去工作的人提供培訓。希望能夠為受到影響的人們提供機會。
研究表明,失業的時間越長,重返工作崗位的難度就越大。在裁員的大背景下,接觸不同行業或許也是一個選擇。

來源:ST
2. 失業後就業,可能嗎?
新加坡人力部曾在今年6月向2160名本地居民了解他們首季度被裁後求職的情況。在9月7日公布的就業情況報告中,這2160名居民中有39%在第二個季度結束前就找到新工作重返職場,這個比率相較2018年的47%少了八個百分點。

來源:zaobao
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在記者會上指出,相比兩年前的調查,在一個季度之內找到新工作的被裁本地居民比率並沒有太顯著的減幅,「是有所減少,但不是斷崖式下跌」。
她說,今年被裁的員工是在病毒阻斷措施實行期間覓職的,當時的就業市場非常疲弱,許多商業活動也都中斷了,但他們仍能找到工作重返職場,而就算是2018年經濟前景非常樂觀,被裁退的員工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找到工作。

來源:海峽時報
人力部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招聘低迷,成功重返職場的被裁者當中有七成只花了一個月就找到新的工作,也有六成的薪金減幅也少於5%。
此外,成功重返職場的被裁退本地居民,有53%藉助了可轉移到新領域的技能,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新的職業跑道。
今年4月至7月間,超過900人藉助勞動力發展局的計劃在旅遊業找到新的工作,其中接近九成是中途轉業人士,大約一半超過40歲。旅遊業領域的新工作包括會展策劃、系統分析、市場行銷等。
目前來看,雖然正在裁員,但是重新找到一份工作也是大有希望的。掌握多種技能也將變得更為重要,這將在轉換行業領域的時候提供巨大的幫助。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