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的妹子,如果你要問我對新加坡最深刻的印象,除了第一名的「熱」,第二名恐怕就是「吃」了。
今天先來說說國民話題——「吃」。

樂天皇朝的八色小籠包
作為一個在無美食的德國生活了十餘年的亞洲妹子,雖然曾經有過懵懂的美食回憶,但是因為在德國待太久,對美食早就禁慾了。有食物就吃,絕不挑食!因為。。。不管你怎麼挑,都很難吃!本來以為,我的下半生就要在這種狀態下度過了。還好來了新加坡,我的美食慾望重新被開啟了。
不過我必須承認,新加坡的美食,和我印象中的中國美食相比,還是差了些。新加坡人喜好顏色混沌、醬油味重的食物。即使是這裡的所謂正宗的中餐、港餐,還是不到火候。不過和德國「美食」相比,已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了。
好了,不多說廢話,開始介紹美食。今天先給大家介紹新加坡那些必嘗的特色食物。
海南雞飯
說到新加坡美食,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被譽為新加坡的「國菜」,由海南的文昌雞演變而來,如今被新加坡人發揚光大了。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
海南雞因雞肉肥厚嫩滑而著名。在我看來其實就是白斬雞。相比國內的白斬雞,我比較吃不慣它的醬汁。醬油濃稠到我感覺多吃兩口都要變成「黑肉底」了。。。另外,因為新加坡人很愛吃辣,所以海南雞飯一般也會配上辣椒醬。白斬雞配辣椒醬。。。我只能說是比較有新意吧。
不過海南雞飯我還是會推薦,因為它的油飯。不同於一般的飯用白水煮,海南雞飯的油飯是用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米飯里有雞的香味。好的油飯,吃米飯的時候,能吃出一整隻雞的味道。

海南雞的油飯
新加坡隨處都可以吃到海南雞飯,是每個hawker centre/food court的標配。我個人感覺店與店之間的差異其實沒有那麼大,不過每個新加坡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最推薦的那家。那我們就來看看,哪幾家是新加坡人最推薦的吧。
文東記(Boon Tong Kee)

文東記
非常多人推薦「文東記」,很多新加坡人認為它是新加坡最好吃的海南雞飯。我覺得味道不錯,油飯很好吃。更關鍵的是,就餐環境好。是一個獨立的飯店,有空調。除了海南雞飯,還有很多其他配菜,讓吃變得不那麼無聊一點(如果你經歷過在hawker centre和同事一起只吃一隻雞和一碗飯加醬油的,你應該很能同意我的觀點)。

文東記的海南雞
比起海南的白斬雞,其實我更喜歡他們家的燒雞,更入味一些。

更入味的燒雞

文東記店外
文東記在新加坡有好幾家分店,比較靠近市中心的是River Valley的一家
425 River Valley Rd, Singapore 248324
其他分店地址
233 Ang Mo Kio Avenue 3, #01-1194
399, 401 & 403 Balestier Road
70/472 MacPherson Road
199 E Coast Rd
天天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
和「文東記」幾乎齊名的,是「天天海南雞飯」。因為我對海南雞的熱情並沒有那麼高漲,而且它們家在hawker centre,堂吃的就餐環境不好,所以就沒有特別去嘗「天天海南雞飯」了。
大家如果有興趣比較下各個海南雞飯的不同,可以去嘗試一下。而且因為在hawker centre,所以價格更便宜,比較適合日常居家的餐點。
比較靠近市中心的一家地址
Maxwell Hawker Center, Tanjong Pagar
另一家稍遠
443 Joo Chiat Road
五星海南雞飯(Five Star)

加東地區的五星海南雞飯
這一家在新加坡也很出名。其中的兩家分店和「文東記」相望而坐,有點」金拱門「和」KFC「的味道。
River Valley店地址,和「文東記」很近
419 River Valley Rd, Singapore 248318
其他分店地址
7 Cheong Chin Nam Road
191 E Coast Rd
除了海南雞之外,新加坡還有一種「甘榜雞」。「甘榜」在馬來語中是鄉下的意思。甘榜雞相比海南雞,更精瘦一些,因為在養殖時會讓雞更多的走動,上海話說」野雞「。另外,甘榜雞用的也是油飯。
「甘榜雞」和「海南雞」其實並沒有很嚴格的區別。有一些海南雞飯店也是選用甘榜雞,有一些店會則標明是「甘榜雞」。
叻沙(Laksa)
叻沙是新加坡另一特色食物。

叻沙
叻沙是典型的南洋菜,有好幾個種類,新加坡人和馬來西亞人偏好的也不同。新加坡比較流行的,是咖喱叻沙、蝦醬、椰奶和蚶熟調配的湯料,配上米粉、海鮮、魚餅等不同配料。椰奶味比較重,沒有很辣。
和海南雞一樣,新加坡隨處都可以吃到叻沙,而且是每個hawker centre/food court的標配。不過說到新加坡最好吃的叻沙,應該是在加東地區(Katong)。
加東地區有很多叻沙店,大家爭奪「新加坡最佳叻沙」稱號由來已久了,到現在還沒爭出個名頭出來。
328加東叻沙(328 Katong Laksa)

328加東叻沙
在吃之前,憑著我對新加坡食物的印象,其實我並沒有抱很大的期望。不過這家叻沙店還是有帶給我驚艷。椰奶的味道很濃郁,但不會過頭,蝦和貝肉都很新鮮,能吃出大海的味道。而且用的米粉也很好。我平時最怕吃到很Q彈的米粉,感覺就是在吃添加劑。而這家的米粉並不Q彈,很能吃出米粉本身的原味。
有趣的是,這家店只提供調羹,不提供筷子。因為他們已經把米粉切成小段,所以用調羹就可以食用了。所以進到店家不要問筷子哦,這樣會顯得很不專業。

328加東叻沙,只能用調羹食用
這家店非常有名,你看店裡貼出的名人合照就知道了。看看有幾個你認識的?


地址
51 East Coast Road
崇文閣(Chong Wen Ge Cafe)

如果懶得跑到加東地區,那麼可以選擇市中心的崇文閣咖啡。除了叻沙之外,崇文閣咖啡還提供其他娘惹食物和糕點。據說那裡的咖啡也很好喝。是市中心為數不多的體驗娘惹文化的地點(關於娘惹文化,下文會介紹)。
相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流行的,是Asam叻沙(點擊這裡複習檳城的Asam叻沙)。Asam叻沙和新加坡的叻沙稍有不同,更辣,並帶有酸味,個人感覺有點像冬陰功湯。
肉骨茶(Bat Kut Teh)
新加坡另外一個比較出名的特色食物是「肉骨茶」。

肉骨茶
肉骨茶其實就是用各種中藥藥材熬制出的豬骨湯。相傳過去為了讓工人補充體力,就用中藥材,肉骨燉成湯給工人喝,有驅寒、解除疲勞的效果。不過現在肉骨茶已經不再是工人們的專利了。因為食材效果好,一般人也會在家燉肉骨茶湯。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肉骨茶也有區別,新加坡的肉骨茶胡椒味較重,而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則偏重藥材味。不過不管是哪種肉骨茶,都有補氣暖身的效果,算是很好的藥補食材。
基本上所有的肉骨茶店都可以續湯,所以可以無限量地喝湯喲。除了配飯之外,當地人還會有一個特殊的吃法:叫上一盤油條,然後把油條扔進湯里充分吸收湯汁,會產生一種全新的口感。
除了一般的豬骨之外,店家還會提供很多其他不同種類的肉骨茶,比如有龍骨(豬的背脊,內含大量骨髓)、豬肝等等,感覺都是大補的食物。
如果吃了覺得好,想要自己在家試試的,還可以買個肉骨茶包帶回家燉湯,方便又營養。也是很好的伴手禮的選擇。除了在肉骨茶餐廳買肉骨茶包,一般的超市也有購買。
包括肉骨茶在內,今天介紹的所有食物在新加坡每個hawker centre/food court的都可以找得到,以下就不重複寫了。除了hawker centre/food court,也有獨立的店面專門做肉骨茶的。新加坡有三家肉骨茶最出名。
松發肉骨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