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發肉骨茶
松發肉骨茶就是屬於胡椒味較重的肉骨茶派系。
松發肉骨茶有很多分店
China Town Point唐城坊一進門就能看到大大的松發肉骨茶的招牌。這家店就餐環境比較好,有空調,可以比較舒坦地吃上一頓。
#01-04, 133 New Bridge Road
克拉碼頭也有一家分店
17 New Bridge Road
黃亞細肉骨茶

黃亞細肉骨茶
黃亞細肉骨茶是新加坡三大著名肉骨茶品牌之一。有很多明星政要去店裡吃過,比如馬英九。據說和松發相比,黃亞細的肉骨茶口味重一些。
分店在小印度地區
208 Rangoon Road
發起人肉骨茶

發起人肉骨茶
發起人肉骨茶和黃亞細肉骨茶就在小印度區的同一條街上。也有很多名人路過,周杰倫、周華健等。而且據說是蕭敬騰最愛的肉骨茶。
小印度區地址
154 Rangoon Road
另外還有一家在Novena附近
347 Balestier Road
辣椒螃蟹(Chilli Crab)
除了海南雞飯,「辣椒螃蟹」是新加坡另一「國菜」。來新加坡沒吃過「辣椒螃蟹」,那簡直是白來了。

辣椒螃蟹

肥美的蟹腿
因為新加坡地處熱帶,所以食物里會偏重辣的口味,用來排毒。不過雖說名字里有「辣椒」,但是其實並沒有很辣。醬汁里出了辣椒之外,還會放置很多番茄醬和蛋液,所以更多的是番茄醬的甜味和蛋液的潤滑。
辣椒螃蟹的湯汁里充滿了螃蟹的蟹黃以及醬汁,所以用它來拌飯再合適不過了。新加坡人對於辣椒螃蟹的湯汁也有自己特殊的吃法:叫上一盤油炸小饅頭,然後用饅頭蘸著湯汁吃,是一個很新奇的組合。

新加坡特有的小饅頭蘸螃蟹醬
因為新加坡本身並沒有蟹,所以辣椒螃蟹選用的基本都是斯里蘭卡蟹,和我們知道的」青蟹「差不多。殼很硬,千萬不要用牙齒硬咬。店家都會提供吃蟹用的工具來敲碎蟹殼。
除了辣椒螃蟹之外,黑胡椒螃蟹也是和辣椒螃蟹齊名的。相比辣椒螃蟹,其實黑胡椒螃蟹更辣。不過黑胡椒螃蟹不像辣椒螃蟹那樣多汁,所以沒辦法用湯汁下飯。

黑胡椒螃蟹
珍寶海鮮坊(Jumbo Seafood)
珍寶海鮮坊是新加坡名氣最大的一家海鮮餐廳。不過因為名氣太大,就餐的人很多,所以最好提前訂位。網上可以免費定位。除了螃蟹之外的其他海鮮味道也很不錯。
克拉碼頭就有一家
30 Merchant Road, #01-01/02 Riverside Point

克拉碼頭的珍寶海鮮坊

海鮮坊還很貼心地準備了圍兜防止螃蟹醬弄髒衣服

珍寶海鮮坊的其他海鮮和菜味道也很不錯,這也是新加坡特色菜:金銀蛋浸莧菜
無招牌海鮮
另外一家比較出名的是無招牌海鮮,最好也可以提前訂位。

無招牌海鮮
地址
1 Habourfront Walk, #03-02 Vivo City
接下來的幾個食物都是各大hawker centre/food court都有,味道基本都差不多,就只介紹食材,不推薦餐廳啦。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
要吃椰漿飯,一定要記住它的英文名字Nasi Lemak,不然你可能沒辦法在菜單上找到這個菜。Nasi Lemak是馬來語「椰漿飯」的意思,意思是味道很豐富的椰子奶油。這是一道馬來菜。將椰奶和香蘭葉浸透香米,配上炸雞翅、香腸、花生、黃瓜片等等。少不了的當然是辣椒醬,和米飯有著一種很特殊的融合感。
釀豆腐 (Yong Tau Foo)
釀豆腐在新加坡非常流行,和關東煮,麻辣燙有點像。自己挑選想要吃的食材,比如蔬菜、丸子、豆製品等等,然後讓店家加湯川燙一下。可以選擇帶湯或者瀝干,配米飯或者米粉吃。如果你不想吃太多肉,可是又不愛吃綠葉菜,那麼釀豆腐會是不錯的選擇。

釀豆腐的小攤,是不是很像麻辣燙?

乾的釀豆腐配米粉

加湯的釀豆腐,很清爽
炒粿條 (Char Kway Teow)
因為新加坡以福建潮汕人居多,所以潮汕人愛吃的炒粿條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很受歡迎。在香港的時候吃過很多次干炒牛河,初到新加坡時搞不清楚河粉和粿條的區別。後來才知道,河粉起源於廣州一帶,而粿條則於潮汕。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生粉的量。因為潮汕人喜好爽口,所以不喜歡在米漿里加入大量生粉。因為生粉少,所以粿條比較容易斷,一般切得比較厚,呈不透明乳白色。粿條的口感略硬,但是比較爽口。
炒粿條一般配有雞蛋、蔬菜、肉、蝦等等。

炒粿條
魚湯(米粉)
在新加坡的hawker centre/food court,都可以看到魚湯的身影。這魚湯也是新加坡的特色菜之一。可以選擇煮的或炸的魚片以及何種類型的米粉。店家往往會問你要不要加牛奶。加了牛奶的魚湯,濃郁香滑,不加牛奶的魚湯,清甜爽口,全看個人喜好了。

炸魚塊配米粉的魚湯
菜飯
不是我們上海人知道的菜飯哦,而是「菜」和「飯」加在一起粗暴的直譯,簡單來說,就是菜和飯。
在新加坡,如果你是一個人吃飯點套餐,一般只含有很少的食物種類,而且很多時候基本是沒有蔬菜的。所以如果你要吃多一點的食物種類,可是又不想要點很多很貴的時候,那麼菜飯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菜飯很像我們以前的大學食堂點菜的地方,有很多食材種類,你可以任意選擇兩葷三素,三葷三素等等,非常方便。而且價格也不貴,4-5新幣可以吃很飽了。上班族特別愛菜飯,因為方便又便宜。好吃的菜飯到了午飯時間都要大排長龍。不過新加坡午飯時間那麼長,排一排也無所謂啦。

兩葷三素,才5新幣(25人民幣)左右吧

打菜飯的地方,是不是很像大學食堂?

有些地方菜飯是放在紙上的,有一種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趕腳
娘惹糕點
說到新加坡,又怎麼能少得了娘惹糕點?
「娘惹」(Nyonya或者Peranakan)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特有的文化。娘惹人指的是明朝時期從中國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和當地土著結婚的後裔。娘惹文化融合了中國文化,馬來土著文化和其他西方文化。在新加坡有很多娘惹文化的小店,除了糕點之外,還有比如娘惹服飾、珠鞋等等。

娘惹地區的房子都是這麼顏色豐富
娘惹糕點其實很好認,你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糕點就是啦。雖然顏色很豐富,但是你千萬不用擔心色素問題,因為娘惹糕點的顏色都是取自天然植物的汁液。糕點的主要原料是米、糯米、木薯粉等等,另外還會添加其他食材製成不同口味,比如斑斕、椰漿、椰糖、花生粉等等。色彩鮮艷以及香味強烈是娘惹糕點的最大特色。

娘惹糕點

娘惹糕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