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先前宣布,新加坡的TraceTogether計劃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蹤計劃,目前該國人口中有70%已加入。
但是,在TraceTogether應用3月份發布三個月後,使用率卻不算是一流,很多人都提到了隱私問題。
那麼,什麼改變了?
分析人士說,由於政府大力宣傳,現在已經簽署了該應用程式的570萬人。
10月,明確表明,雖然居民沒有義務將應用程式下載到手機上或隨身攜帶政府發行的tokens,但從12月底開始,可以拒絕他們進入餐廳和購物中心等地方。
所以說!大家都還是需要強制性的規定才會聽話呀!
在宣布該計劃的普及率時,外交部長(Vivian Balakrishnan)向社交媒體表示感謝,感謝新加坡人對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分析人士也補充說,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的計劃異常成功。
在最近幾個月中,新加坡推出了類似的計劃,但反應冷淡。他們指出,可能有幾個因素阻礙了公民選擇此類計劃,包括對數據隱私的關注和缺乏信任。
在新加坡啟動應用程式三個月後的5月,只有140萬人下載了該應用程式。
當時,當局強調,至少要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必須使用該應用程式才能生效。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也說,許多新加坡人不理解或不信任當局關於數據存儲在用戶手機本地的解釋,包括位置數據。
先前有單位(Blackbox)進行一項調查。該調查發現,有45%的受訪者即使聽說過TraceTogether,也沒有下載,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希望政府追蹤」 他們的動作」。
隱私問題
信任是問題的核心,人們對隱私越來越感到關心。主要是由於過去違反政府資料庫的數據造成的。例如:在2018年6月,黑客抄襲了超過150萬名患者的醫院記錄,其中有16萬人掌握了有關用藥的信息,當局稱這是新加坡「最嚴重的個人數據違規」事件。
除了隱私方面的擔憂,新加坡人也不願意接受新計劃。甚至有些人會害怕嘗試陌生的事物。 」
還有人擔心新加坡的老年人(其中許多人不擁有智慧型手機)將被排除在聯繫追蹤計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