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人攤販以11新元標下牛車水大廈巴剎和熟食中心攤位(靠左攤位)賣印度餐,創下今年得標價最低記錄。(林藝君攝)
華人攤販以11新元標下牛車水大廈小販中心攤位賣印度餐,創下今年疫情下至今的最低得標價紀錄。
國家環境局日前公布九月份攤位競標結果,牛車水大廈小販中心分別有兩個攤位以11新元和50新元成功奪標。
記者昨午(11月10日)走訪小販中心發現以11新元和50新元月租得標的分別位於紅區的155和150號檔口,據記者觀察,該排的攤位有約7個攤位未營業,且沒有招牌。
據環境局文告,這兩個攤位都是華人攤販標下,僅限售賣印度餐。
牛車水大廈小販商聯會主席林玉銘(69歲)受訪問表示,11新元相信是小販中心的今年最低得標記錄,「印度和馬來檔口(比例)較少,所以我們非常歡迎多樣化的攤販入駐。」
記者向附近的金記潮州滷鴨第二代攤販周志偉了解到,11新元得標的攤位早在去年年中,即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完成裝修約三個月後便結業,他依稀記得當時是售賣印尼餐。
「這個攤位之前被用來拍攝《小販學院》,後來因發生疫情所以停止拍攝。」
周志偉也透露,近年來該排出租的攤位多以清真、印度或馬來餐為主,相信當局有意將區域發展為多元飲食區。
在藍區售賣馬來餐的The Asian Makanstall攤販博彼(63歲)告訴記者,整個小販中心分多個顏色區域,每區域內又有生意旺區,競標攤販通常會根據區域和位置來投標,他也認為11新元是很低的租金。
據之前報道,這個小販中心2018年曾有兩攤以5新元和10新元月租得標。
記者:林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