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英國殖民者登陸新加坡,開始管轄這個地區,到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今天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為了紀念這件事新加坡政府發行了20元的紀念鈔票,上面除了馬來等東南亞的先驅之外,還有一個中國人,他就是著名愛國華僑、企業家陳嘉庚先生。

陳嘉庚出生於福建,後來他前往南洋經商,雖然身在海外,但是他卻一心想著中國,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早在1910年就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他還在海外籌款支援自己的家鄉福建,穩定了當地的局勢。1928年山東濟南爆發了「五三慘案」,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進駐濟南、青島鐵路沿線。日軍將中國政府派去的談判代表全部殺害,攻入濟南後進行了劫掠和屠殺,據統計此次慘案死者多達1.7萬人, 另有2000多人受傷。身在海外的陳嘉庚得知此時之後大為震怒,他積極籌款救濟災民並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抵制日貨的運動。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他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他帶頭捐款並積極組織各種活動,1939年他向中國捐助 了3.6億元。在向國民政府捐款的同時他還對汪精衛等賣國行徑十分不滿,他主張堅決抗戰到底,在日軍沒有被趕出中國之前,敢和日本媾和的人都應該算作漢奸。然而蔣介石雖然沒有明著和日本和談,但卻一直想要和日本協商,他心裡認為中國不是日本的對手,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蔣介石才敢對日本 宣戰。

陳嘉庚此前曾經去過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前線抗日將士浴血奮戰,後方卻歌舞昇平,這讓他感覺非常不舒服,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有人對他說在延安有共產黨,那裡的氣象和國統區完全不同。1940年陳嘉庚率領南僑總會代表前往延安訪問,他到達延安之後被裡面的環境震驚了:雖然延安非常貧窮,但是那裡的人鬥志昂揚。這也是陳嘉庚一生的轉折點,他由此推斷出國民黨必定失敗,而共產黨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此後他開始把自己籌措的資金全都捐給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他也和共產黨站在一起。1949年他還受邀參加了開國大典。

陳嘉庚不但是一個投身政治的企業家,還非常重視教育,他自己一直住著一座只有兩層的小樓房,但是卻為集美和廈門大學捐款修建了數十座教學樓。除了在國內辦學之外,他還在新加坡等華人聚居區捐款修建了學校,幫助海外華人傳承中國文化。
1961年陳嘉庚在北京病逝,安葬於福建集美鰲園。臨終前他特意留下遺言,不會把一分錢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都參加了他的追悼會,作為一個企業家他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了國界,不僅受到了中國人的尊敬,海外的華人也都對他尊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