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你常常會感受到多個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諧共處:

例如,政府組屋裡,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的居民按照比例分配,因此,一棟組屋或許就是新加坡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各民族的人都聚在這裡,相處的十分融洽。
公共場合的指示信息,往往也會以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傳達。

除此以外,新加坡的公共假日,也十分具有多元民族特色:
新年(1月1日)
在新加坡,人們也會在1月1日那一天,慶祝新年的到來。

這一天是法定公共假期,有的人會利用這個假期陪同家人出國旅行,也有的人則會在12月31日,又叫新年前夕,走上街頭,看盛大的煙火表演。
農曆新年
在新加坡居住的人裡面,華人占總人口的74%。因此,每一年的農曆新年也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期間,新加坡也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例如在濱海灣舉辦的「春到河畔」,有花燈、有財神,還有歌舞……農曆新年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妝藝大遊行,各種各樣的花車走上街頭,人們在大街上載歌載舞地慶祝新年。
耶穌受難日 Good Friday
聖周五,即耶穌受難日,是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基督教的節日,用以紀念主耶穌基督在各各他被釘死受難的紀念日。
勞動節(5月1日)
在新加坡,5月1日就是勞動節,也是一個法定公共假期。在那一天,人們可以好好放鬆,不用上班。
衛塞節 Vesak Day(農曆四月十五)
佛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是紀念佛祖誕生、成道和圓寂的節日。信徒們會將鮮花、蠟燭和香燭等供品敬奉給寺廟,一天下來,蠟燭和香燭會燒盡、鮮花也會枯萎,這是為了提醒所有信徒,生命正轉瞬即逝,萬物都會衰敗並最終消亡。

同時,他們也會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積德行善,因為他們相信,在衛塞節行善會加倍得到善報。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在農曆7月,新加坡的華人都會拜祭先祖與亡魂。

人們會焚燒金銀紙、供奉祭品來緬懷先人。到了晚上,人們還會舉辦歌台表演來酬神祭鬼。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
開齋節,即回曆10月新月出現之時,伊斯蘭教節日,經過了齋月30天從黎明到黃昏的齋戒後,穆斯林們將熱烈慶祝開齋節的頭三天。
國慶節(8月9日)
新加坡是在1965年的8月9日正式脫離馬來西亞,宣布獨立。

到了每年的這一天,濱海灣都會舉行大型的國慶慶典(NDP),既有紅獅跳傘隊的精彩表演,陸軍、海軍、空軍和警察部隊震撼的閱兵儀式,也有歌舞表演及盛大的煙火。
哈芝節 Hari Raya Haji
哈芝節,又稱古爾邦節,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新加坡男性回教徒在這一天前往回教堂進行早祈禱,儀式結束後,他們會宰殺牛羊,獻祭給真主。並將屠宰後的牛羊肉分發給回教社群家庭,尤其是較為貧困弱勢者,以示分享。
屠妖節 Deepavali
印度教教徒最為看重的節日,相當於新年,公曆10、11月間。

在迎來屠妖節之前,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彩,還有各類文化活動,如印度文物及工藝品,街頭遊行,跨年音樂會等等。
聖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的聖誕節節慶活動可長達一個月,整個城市的各大角落都會披上聖誕裝飾,烏節路還有亮燈儀式。大商場會紛紛打折促銷,各路街頭賣藝人集中在繁華街道為路人表演。

俗話說,「入鄉隨俗」。來到新加坡,不妨也融入這多元的文化中,感受一下民族大融合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