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國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就是武漢海鮮市場上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華南海鮮市場某野味攤價目表)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曾經的非典,那場浩劫,同樣是因為野生動物而引發......
17年過去了,或是因為獵奇,或是迷信營養高,在一個省會城市最繁華的海鮮市場,居然還有人堂而皇之地買賣野味,說句不好聽的:「就不能管住你的嘴嗎?!」
管不住的話,可以來新加坡,讓政府替你管!別說野味了,豬血、鴨血等動物血製品都是禁止的,可以和毛血旺、鴨血粉絲湯、鴨血火鍋說再見了!

毛血旺 其實,新加坡原來是有吃豬血的,本地美食豬雜湯里,豬血是必需品。可是1999年,馬來西亞爆發了一場立百病毒,人和豬都很容易被感染。從那時候起,新加坡就開始禁止從馬來西亞進口生豬和豬肉,豬血就更別想啦!
尤其是在經歷了2003年的非典,和近年來偶有發生的豬流感、禽流感,動物血製品在新加坡更不可能有「翻身之日」了。
負責新加坡食品安全的農糧獸醫局(現在已更名為新加坡食品局了)說,因為血製品容易滋生細菌和傳染疾病,不衛生的血液採集也會導致食源性病原體進入血液食品。因此,血製品被新加坡食品局劃分到不允許進口的行列中。

即使在2017年從馬來西亞進口生豬肉已經解禁,但是禁售動物血製品的規定還是不變,違法者會受到嚴厲處罰......
當然,這些年來不懂規定,或是故意挑戰權威,以身試法的案例還不少!
2017年4月,一名新加坡男子在組屋販賣豬血和未煮熟的胚胎/受精鴨蛋,直接被罰款1萬新幣(約5萬人民幣),起獲的豬血、鴨蛋等全部被銷毀。
2018年,一家串串店被查出來售賣非法進口鴨血,直接罰款8000新幣(約4萬人民幣)!

被查獲的鴨血共6.3公斤 是的,區區6.3公斤的鴨血,就讓這位不知道新加坡賣鴨血違法的老闆交了8000新幣的學費。而給串串店供應鴨血的人,還面臨更嚴重的控狀:罪名包括擁有非法進口的鴨血和肉類產品(按嚴重點說就是走私),以及教唆他人非法進口加工食品等。
對於從未經審批源頭進口肉類(含血)產品,如果罪名成立的話,可判高達5萬新幣(約25萬人民幣)罰款或最多兩年的有期徒刑,或兩者兼施;如再犯,可判高達10萬新幣罰款(約25萬人民幣),或最多三年有期徒刑,或兩者兼施。
看看這麼恐怖的懲罰,頓時覺得沒有鴨血、豬血的世界也是很美好的呢~還有好多其他好吃的呢~

新加坡對非法進口食品管制嚴格,也是對民眾負責。
新加坡90%以上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從境外輸入,出於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原因,食品進口都會受到監管。而非法進口食品由於來源不明,除了會造成食品安全威脅,也會對公眾和動物衛生安全構成威脅。
肉類,蛋類及其產品只能從符合新加坡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的經批准的國家/地區的認可來源進口,都要按照以下流程登記,才能售賣:

即便這樣,也會有不合格的食品進入新加坡市場,我們可以看見,新加坡每年都會召回和銷毀數千噸進口食品。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召回其實還算損失比較低的,新加坡曾一次性「人道毀滅」上萬隻雞! 2018年的一場暴風雨摧毀了林厝港一帶的農場,其中周氏農業(Chew’s Agriculture)損失慘重,13間雞舍紛紛倒塌,兩三萬隻雞失去了它們的美好家園。

眾雞流離失所,在風中凌亂...... 周氏農場擔心活下來的雞被死去的雞傳染病毒,或是因惡劣氣候而導致生病,最終做出了艱難的抉擇:用二氧化碳將這些好不容易死裡逃生的雞,全部人!道!毀!滅!

新加坡之所以「談雞色變」、「談血色變」,主要還是因為2003年爆發非典(SARS),新加坡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嚴重疫區之一。平均每天感染人數超過10個,按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的比例計算,這裡病人的死亡率是最高的。

為了防止再次大面積爆發傳染病,非典之後,在新加坡售賣鴨血、雞血等禽類血是違法行為。而且,只要是發現進口的禽類來自禽流感爆發地區,就立刻停止進口!
比如,新加坡以前售賣的鵝肉主要來自台灣,但台灣在2011年爆發禽流感後,台灣鵝就被禁止入境新加坡了。
所以,周氏農場的雞,註定在新加坡是活不下來的;在新加坡生活的我們,目前註定是吃不到動物血製品的......
而面對這次武漢新型肺炎,雖然新加坡目前發現的疑似病例中,沒有一例證明與新型肺炎有關,但全島上下依舊是嚴防死守,超級敏感,推出大批預防病毒傳播的措施。
比起無畏的勇敢和逞強,面對肆虐的病毒,說一句「我害怕」,其實並不丟人......
(文:W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