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社區中心(Enabling Village)位於新加坡的中心區域紅山,是WOHA事務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一個綜合服務中心,為殘障人士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配對等服務。項目以原有的建築為基礎,進行功能改造,並重點加強通用設計和立面設計。在戶外利用高差建設了台階戶外教室舞台,形成一個戶外聚集活動的中心區域,台階也同時是殘疾人的坡道。




設計師給建築師們講解這座可愛建築的設計理念和初衷。

植物自然地爬滿外廊的藤架,就像給建築物注入了生命力;同時又細心地幫建築物遮擋住強烈的陽光。建築,更多地是去融入自然,而不是破壞自然的美。

這個超級趣味的建築牆勾起了大家躍躍欲試的樂趣。

設計院的徐院長也對這個情有獨鍾。

新加坡的設計師也要親自上陣擺拍。建築帶來的體驗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吧。

建築師們在露天廣場合影留念。正如徐院長所說,新加坡建築在公共空間上的設計既巧妙又親切精緻,迫使你忍不住去停留。這樣的空間設計就會被注入活力與感情,而不是被荒廢在那裡。
探訪之四:教育類建築篇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The Hive NTU)
由Heatherwick Studio工作室設計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在新加坡是一個具有教育里程碑意義的建築。作為南大的校園重建計劃的一部分,學習中心被設計成了一個可以容納33000名學生的新建築。該建築最重要的功能是成為讓學生和學科教授擁有聚集和交流的場所,從而隨時隨地都可學習。學習中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學生在此也許會遇到他們未來的商業夥伴或者是一個能點撥他的人。

從外形來看,一層一層的就像蒸小籠包用的蒸籠,因此網紅得名「小籠包」。



置身於建築內部,對Heatherwick的設計理念感到很震撼。層層疊疊的開放性空間聚攏在一起,為學生們之間的交流提供了自由自在的舒適場所。在這裡靜靜地坐一下,似乎也能讓你的今天顯得很特別。

設置於牆體表面的乾式消防裝置引起了建築師們的好奇心。負責該項目的建築師Vivien細緻地講解了其中的原因。

建築師Vivien非常細心地為建築師們講解「小籠包」的設計細節,包括教室內的背牆式空調處理方案,讓建築師受益匪淺。

Jay作為「小籠包」外牆材料的建材商,風趣地告訴建築師們,「小籠包」的外牆一開始是紅色的。在Jay與Heatherwick不斷地磨合探討中,最終才做出了舉世聞名的「小籠包」。

建築們在「小籠包」內合影留念。
一場精彩的報告,一次設計師親自帶領下的參訪,讓中建院的建築師們細細品味到了這個舉世聞名的「小籠包」。相遇「小籠包」,註定這次新加坡建築參訪的與眾不同。希望更多的建築師在跟隨小培言建築的足跡中,所建所尋,踐行建遠。
RECOMMEND
上海中建建築設計院-徐院長的專訪
徐院長淺談了新加坡與上海兩個城市的規劃與建築設計。他覺得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控制得張弛有度、合理有序,這樣用心規劃出的城市才能帶來舒適感和幸福感。在建築設計上,新加坡的建築更注重建築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因此在空間上的設計都充滿了人文關懷。最後,徐院長對這次的新加坡參訪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和肯定。
小培言建築力圖為建築師、設計師、地產開發商
或對藝術充滿熱情的你,
提供專屬於你們的建築與藝術之旅。
在這場藝術的旅途中,專業的建築師與設計師將用
自己的設計感悟,為你們帶來
不一樣的參訪體驗;
在與當地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交流學習中,真實
地感受到新加坡設計師的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