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來源:Zula
之前本地一家媒體發表了一篇投稿,聲稱單性別學校沒有為孩子的生活做好準備。
我本人來自一所女子學校,因此感到憤怒。
來自單性別學校的人往往對自己的經歷有一定的自豪感。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單性別學校不好,我們總是會竭盡全力證明他們是錯的。
當我回顧過去8年的生活時,很明顯,我經歷的女校教育是人生中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01 學會靠自己
我和朋友經常開玩笑,如果你看到一個女人讓她的男朋友或丈夫拿著她的手提包,她肯定沒有上過女校。
雖然這樣的看法有點片面,但我相信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於女校只有女孩,老師不能把重擔分配給男孩。如果老師需要幫忙處理一大箱文件,兩個女孩就會跑去幫忙。如果一個小女孩在沉重的書包下掙扎著走到頂樓的教室,她就會在爬到一半的時候休息一下。

有一次,一位同學在集會的途中暈倒了。老師還沒來得及幫助她,另一位同學就一個人將她抬出了大廳。
因為我們必須依靠自己,所以我們每次都迎難而上。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鼓勵每個孩子靠自己。我認為我的女校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02 身體談話
女校是我們可以坦誠地面對自己身體變化的地方。因此,我們從不因為自己開始了青春期而感到害羞或抱歉。
女校里的女孩在談論她們的身體器官和功能時,幾乎是毫不避諱的。
每個人都會因為長高而抽筋,每個人都會在經期流血。如果有人需要衛生巾,我們會直接從書包里拿出來遞給她們。如果身體哪裡癢或痛,我們可以互相傾訴,沒有人會感到不好意思。

所以當我離開女校後,當我看到女孩們竊竊私語,偷偷往對方手裡塞衛生巾時,我感到很困惑。
她們對此的解釋是「周圍有男孩」。但我依然無法理解月經為何要保密,因為這是地球上50%的人都會經歷的自然過程。
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中學時的那些坦誠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免受社會對女性身體的恥辱。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來月經而感到不舒服和骯髒。我對自己的身體行為和感受擁有了健康的看法。
雖然並不是說來自混校的女孩不能與她們的身體形成積極的聯繫,但我相信女校教會了我更容易做到這一點。
03 天空才是我們的極限
儘管人們沒有明確表明,但我們對某些職業是有性別假設的。
提到「工程師」或「執行長」,你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男性的形象。說「護士」或「老師」,你會想到一個女人。
在我意識到社會中的這些性別差異之前,單一性別的環境讓我有機會發展自己在科學或藝術方面的才能,而不會被這些預設所困擾。

我們學習了設計與技術以及家政學課程。比起切生雞肉,有些女孩更擅長切割亞克力。學校也從未教過我們如何縫紉,所以我們將來的丈夫必須自己縫補褲子。
更重要的是,在女子學校就讀意味著我們可以擔任領導職務。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男性被排除在外,我們體驗到了追求想要的東西的感覺。
在女校的成長經歷告訴我
儘管存在普遍的負面刻板印象,但只要有一個系統支持優秀的女性領導者,她們就能大放異彩。
04 我為女校自豪
老實說,和充滿荷爾蒙的女孩在一起的生活並不是平靜的,但這讓我更加堅強,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挑戰。
在我看來,在女校的那些歲月讓我能夠真正專注於重要的事情——學習和舞蹈。因為在那裡,不會有男孩往我頭上扔東西,或表達他們對我的愛意。

有人說單性別學校的孩子在與異性互動方面存在問題。
但在我的周邊,看到的是一個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她們在社交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總而言之,女校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我永遠為我的這段經歷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