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再次提醒在新加坡的中國公民務必選擇正規銀行渠道進行匯款回國,切勿使用匯款公司等其他渠道。
最近發生了一些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公民通過匯款公司或貨幣兌換商進行匯款回國的案例,但不幸的是,他們的銀行帳戶被指違法並被當地警方凍結。為了確保個人財務安全和合法權益,大使館強烈建議採用合法合規的銀行渠道進行資金匯款。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強調,對於在新加坡的中國公民而言,應當本著對自己和家庭財務的負責原則,選擇正規銀行渠道將資金匯款回國。大使館表示正與本地和中國相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以保障在新加坡的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提醒受到影響的個人理性維權,避免觸犯本地法律法規,以維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據了解,目前已有大約500多名中國公民遭遇了匯款被凍結的情況,涉及的款項高達1800多萬元人民幣(約335萬3000多新元)。這一情況引起了關注,大使館正在協助解決並提供必要的支持。

多名受害者表示很無奈被洗錢案牽扯
這位受害者陳笑珍是一位從事華文教育工作的永久居民,18年來一直在新加坡工作。她為了支持家鄉的親人,通過牛車水珍珠坊的「長誠中國匯款」將辛苦賺取的血汗錢匯回中國。然而,不幸的是,親人的銀行戶頭卻被指涉及到洗錢案,遭到當地公安凍結。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陳笑珍感到無辜受害:「我是生意人,為什麼要被別人這樣陷害冤枉呢?」她表示,這是她十多年來首次遭遇銀行戶頭被凍結的情況。
她提到,在9月11日,她通過「長誠中國匯款」匯款了8982新元(相當於人民幣4萬8826.15元)給她在福建省的侄女陳端端,並支付了18新元的手續費。這筆款項原本是為了支持家鄉親人的生活費用,然而,後來卻導致了銀行戶頭被指涉及洗錢案而被凍結的困境。這使得她對自己為何會陷入這種冤枉境地感到困擾。

儘管這筆錢成功匯入了陳端端的銀行帳戶,但她在9月15日嘗試轉帳時才發現自己的帳戶被凍結。
根據陳笑珍的透露,近400人面臨了類似的情況,他們試圖向匯款公司尋求解釋,但未能獲得明確答覆,讓他們感到非常無奈。
陳笑珍表示:「我侄女去銀行詢問帳戶被凍結的原因,銀行告訴她,說在9月11日有一筆4萬8827元人民幣匯入她的帳戶,匯款人名為劉彬。然而,由於劉彬的帳戶涉嫌洗黑錢,浙江寧波公安局因此凍結了她(侄女)的帳戶。」這一突發情況讓受影響的人們感到十分困擾。

法律上存在協議關係
律師:匯款人有權提告業者違約

匯血汗錢回鄉,卻因被指違法而導致銀行帳戶被凍結,300多人向匯款公司追討數月來卻未果,陷入了被資金困擾的無奈境地。一位律師指出,匯款人與匯款公司之間存在合法的協議關係,如果最終收款人未能獲得款項,匯款人有權提起訴訟指控匯款公司違約。
這一情況顯示出受影響人群面臨的法律困境,他們可能需要尋求法律協助來追討被凍結的資金,並確保他們的權益得到合法維護。
由於這一情況,有人已經向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投訴,而消費者協會確認今年迄今已經接到25起相關投訴。
正氣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蕭錦耀律師表示,從合同法的角度來看,這批匯款人通過支付費用讓匯款公司將錢匯給家鄉親人,已經形成了一項協議。這表明匯款人和匯款公司之間存在合法的合同關係。如果最終收款人未能收到款項,匯款人有權依據合同法提起訴訟,可以指控匯款公司違約。
律師蕭錦耀指出,如果在匯款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收款人無法獲得款項,那麼實際上匯款公司就存在違約行為,顧客有權提起訴訟。
他解釋說,在民事法律框架下,甲方要向乙方提起訴訟,雙方之間必須存在一種法律關係。在這個事件中,匯款人和匯款公司確實存在這種法律關係。
「匯款人向匯款公司支付費用,購買了一項服務,要求其進行匯款。如果匯款公司未能履行匯款的責任,就構成了違約行為。」這說明匯款人有權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根據最新的報道,新加坡發生的匯款被凍結事件涉及超過300人,他們通過投訴等途徑試圖追討被凍結的款項。正氣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蕭錦耀律師指出,從合同法的角度來看,匯款人與匯款公司之間已形成合法的協議關係。如果在匯款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收款人無法獲得款項,那麼匯款公司實際上違約了,匯款人有權提起訴訟。
律師表示,匯款人付費給匯款公司購買服務,要求其將錢匯給家鄉親人,已經形成了合同關係。如果匯款公司未能按約履行匯款責任,就構成違約。他指出:「我付費給你去把我的錢匯出去,而我的錢是乾淨的,除非你跟我說我的錢是不幹凈的。如果沒有的話,應該順利送達我的受益人。中間如果運作出了狀況,錢沒有送到,你屬於違約。」
此外,律師還解釋了在牽涉到警方的事件中,為了展開調查工作,匯款人的銀行帳戶可能會先被凍結。在這種情況下,律師可以通過說服銀行和警方的方式,爭取解凍部分資金,確保不涉及犯罪行為的款項可以返還給匯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