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傣族、苗族、哈尼族……2025年春到河畔邀請的海外表演團體包括中國雲南的歌舞劇團,公眾可欣賞到來自10多個少數民族多元文化的歌舞表演。
1月27日至30日,在「春到河畔2025」前四晚的活動中,來自中國雲南紅河州的「風從雲南來」演出團隊將為公眾帶來近兩小時的20個歌舞表演。

1月27日至30日,在「春到河畔2025」前四晚的活動中,來自中國雲南紅河州的「風從雲南來」演出團隊將為公眾帶來近兩小時的20個歌舞表演。(吳先邦攝)
演出團團長馬驫(60歲)受訪時說,此次演出共有40名演員,將通過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在春到河畔的舞台為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示雲南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風情。

演出團團長馬驫受訪時說,此次演出共有40名演員,將通過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在春到河畔的舞台為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示雲南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風情。(吳先邦攝)
他說:「我們的原創民族芭蕾舞《踩著雲》、民族拉丁舞《米線姑娘》,以及大型民族歌舞《家園幻想曲》幾個節目非常特別。藝術是相通的,我們這些作品在保留和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精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將東方的民族舞、古典舞和西方的芭蕾舞、拉丁舞巧妙結合,用舞蹈的語言講述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副團長劉雯琦(58歲)說,這次參加演出的成員都是第一次到訪新加坡,也是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春節,因此意義非凡且充滿期待。

副團長劉雯琦說:「我們的很多表演者都是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但是學習舞蹈都超過10年,他們將為大家帶來有青春活力的演出節目。」(吳先邦攝)
她說:「我們的很多表演者都是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但是學習舞蹈都超過10年,他們將為大家帶來有青春活力的演出節目。」
春到河畔始於1987年,是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新加坡旅遊局,以及人民協會聯辦的盛大春節活動。春到河畔今年邁入第39個年頭,從1月27日至2月5日,在濱海灣花園舉行10天。
文:安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