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服務業 利用科技增值

2018年09月22日   •   2萬次閱讀

瑋盛控股集團執行長傅琮喜採用自動洗刷機器等科技產品,應對清潔業面對的挑戰。(葉振忠攝)

多項計劃助業者創新

環境服務業傳統上是一項耗體力的工作,而本地勞動隊伍近年已趨向老齡化。數據顯示,本地清潔員工平均年齡為60歲,廢物管理員工為49歲。

去年12月,國家環境局推出環境服務業轉型藍圖,以進一步協助清潔與廢物管理業者全面發展科技自動化業務。

環境局與眾多部門、業界、工會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合作,制定12種轉型策略和33項發展計劃,旨在推動業務創新,鼓勵業者更廣泛地採納科技;提升環境服務業工作隊伍的整體技能;提高生產力,以及協助本地業者國際化。

低技能的年長環境服務業員工今後也能通過更多途徑提升專業知識和能力,從容應對自動化的工作趨勢。

環境局預計,到了2025年,本地約有3萬名員工能從更高增值的工作中受惠。業者可申請的政府計劃包括:

環境服務業(清潔)重新設計工作計劃(Environmental Services (Cleaning)Job Redesign Initiative)

協助業者轉型,讓年長員工獲益、優化人力資源並提高生產力。

生產力提升計劃(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

公司購買環境服務設備和數碼科技方案時可獲得資助。

應變與提升計劃(Adapt and Grow)

僱主可通過計劃獲得員工培訓與薪金補助。

瑋盛控股 三大方式解決清潔業難題

清潔業長期以來面對人手短缺問題,不過擁有40年歷史的瑋盛控股集團(WIS Holdings)通過採用科技、栽培員工並提升公眾意識,為環境服務行業轉型盡一分力。

集團執行長傅琮喜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父親傅高標1978年創辦公司,並在毛廣島的煉油廠提供清潔服務,當時只有五名員工。

「之後我們拓展業務,提供其他服務如滅蟲、園藝、管事和家務管理,以及特定工業服務。」

瑋盛目前是本地清潔行業主要業者之一,旗下有1萬5000名員工,為工業、酒店、醫療保健、石油等行業的客戶提供綜合服務,也將業務拓展至中國和馬來西亞。傅高標如今擔任集團主席。

九年前加入公司的傅琮喜說,清潔業在大眾眼裡是低技能、低薪的工作,而且工作環境欠佳。

「清潔員工短缺不是我面對的唯一問題,我們也難以吸引人才加入管理團隊。」

對此,傅琮喜通過三大方式解決這問題。他設立了科技部門,為業務注入物聯網和機器人科技。公司在多個場地動用自動洗刷的機器、採用可監督並彙報清潔程度的雲端系統,主管也佩戴智能手錶查看任務。

他指出,公司向政府申請津貼以較低價格購買機器,並提升員工技能。

在員工栽培方面,傅琮喜說,公司設立新部門負責人力資源管理。「我也指定公司3%至5%年凈利須運用在所有員工的學習和發展上。」

傅琮喜說,集團兩年前也決定贊助新加坡潔凈環境峰會,希望能提升公眾意識,讓他們了解科技能如何提升清潔業水平。

友聯 引進新器材改善工作流程

隨著大環境改變,父女兩代不斷求新求變,拓展家族企業和保持競爭力。

這家公司是擁有39年歷史的友聯(Plaspulp Union)。營運經理駱麗卿說,父親駱春炎(65歲,董事經理)1979年創辦公司,起初是從事廢紙再循環。「新加坡不久後走向工業化,多處興建工廠,父親認為這有不少潛能。工業廢料可再循環成可用的原料,我們因此也將業務拓展至塑料。」

之後,友聯繼續壯大生意,如今為數百名客戶提供一系列的再循環服務,可處理電子零件、玻璃、布料等。

她說,父親認為得經常觀察本地和區域趨勢,而且要不斷檢討並制定商業策略,才能保持競爭力。九年前加入公司的她,如今也和姐姐駱麗青(38歲,銷售經理)延續父親理念,通過科技轉型。

駱麗卿舉例,這個行業面對人手短缺的挑戰,而且早期處理塑料的機器如果觸碰到水分,效率就會大大減低。

他們一兩年前發現有更好的機器,並利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發放的津貼引進新器材。「使用新機器三個月後,處理塑料所需的時間減少,而且也能節省多達50%人力。」

此外,公司也獲得津貼,在收集廢料的卡車上安裝全球定位系統儀器。這能讓他們更好地安排行程,甚至臨時安排員工到他處收集廢料。駱麗卿說:「政府津貼讓我們能放心投資科技改善業務,而不會影響公司每日運作和資金需求。」

轉型求變 致勝未來—環境服務業轉向機械與自動化 開拓新市場

面對人力資源短缺的挑戰,環境服務業者如何利用新興科技提高競爭力、開拓新市場?

未來經濟理事會和《聯合早報》舉辦華語對話會,邀請到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致辭。在對話會上,政府、行業和工會代表將為你解答疑問,並分享有哪些政府計劃可以幫助商家。

中小企業中心顧問將在場提供一對一諮詢。對話會入場免費。

日期:10月8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

地點:National Press Centre(前禧街警察局),140 Hill Street,S179369.

報名:https://bit.ly/ZBFECEnv

報名截止日期:10月1日

電郵:[email protected]

由於場地有限,恕無法接受所有人的報名,受邀出席者將收到主辦方的確認電郵。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