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中國文化中心上演了一場「仙氣十足」的音樂會。
由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內樂團與新加坡樂見音樂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中心支持的「天涯共此時·阮咸樂見音樂會」在當晚與大家共度了一個難忘的藝術中秋。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參贊王家榮和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馬紅英參加了當晚的音樂會。

整場音樂會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前來觀看呢!

今天就讓我們重回音樂會現場,一起感受一下當天的熱烈氣氛。
此次音樂會由新加坡華樂團阮聲部首席張蓉暉策劃兼藝術總監,新加坡華樂團阮聲部副首席羅彩霞帶隊,與新加坡華樂團優秀笛子演奏家曾志、年輕演奏家付子妃以及王鴻影,帶領新加坡本地以及來自中國的青少年演奏家共同參與。

新加坡華樂團阮聲部首席張蓉暉
這裡許多的小演奏家都是第一次參加音樂會呢,在音樂會當天,孩子們早早就來到了中國文化中心,一系列的彩排過後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後台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穿衣打扮,不亦樂乎。

整裝待發,準備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仙氣十足的衣服,讓每個小演奏家都變身成為了小神仙。

此次音樂會的主持人也由小朋友們擔當。小朋友鍾睿芸和袁藝嘉在中國文化中心指導老師蘇明揚的指導下已經能夠非常生動地主持了呢!

一切準備就緒。

燈光慢慢暗下,《涼涼》的旋律緩緩而起,大幕慢慢拉開,一副動人的仙境畫面映入眼帘。

悠揚又熟悉的旋律將大家帶入到了一個仙境般的奇境。古箏與中阮相互交融,聽得人如痴如醉。
除了有唯美的集體合奏,更有不同形式的獨奏,讓大家驚喜連連。
剛剛獲得2018新加坡國際古箏大賽小學中級組別銀獎的黃熙雅同學為現場觀眾帶來了古箏獨奏《漁舟唱晚》。小小年紀卻能彈出如此有畫面感的曲子,讓觀眾眼前一亮。

付子妃老師帶來了一首耳熟能詳的古箏曲目《春江花月夜》。整首曲目的旋律就像是訴說一個唯美的跨越時空的故事,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何人,只見長江東逝水。

曾榮獲新加披古箏大賽第一名的年輕演奏家付子妃
除了動人的旋律外,這首曲子搭配了一菲同學的詩詞朗誦,古箏配詩詞,實在太有意境了。

老師們一首首曲目的配合更是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
羅彩霞老師和曾志老師用中阮和蕭相互訴說著「思念」,讓《琵琶語》的感情更加的豐富,有層次。

歡快旋律的《歡沁》不禁讓人想跳起舞來。中阮、古箏、笛子音色的完美結合,讓人完全沉浸到了音樂當中。

其實音樂會在選曲方面十分用心。注重了古與新,中與西。有代表華樂沉穩底蘊的《漁舟唱晚》《琵琶語》《春江花月夜》,還有觀眾耳熟能詳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題曲《涼涼》及《青花瓷》以及英文曲目《狼Wolves》等 。

新加坡華樂團優秀笛子演奏家曾志
讓觀眾不禁讚嘆其實華樂完全緊跟時代潮流,不但沒有被時代所遺忘,反而更加展現豐富的文化底蘊,再加上新加坡青年作曲家駱思衛的編曲,讓每首曲子都有了一個新的生命。

讓我們看看演奏家們的風采~

小小年紀就上台演出了~

2018年新加坡國際古箏大賽專業教師組銅獎的王鴻影

在表演者中,各個年齡階段都有。
來,讓我們近距離欣賞一下表演者們的風采~

新加坡華樂團阮聲部副首席羅彩霞


菩提小學的吳卓欣同學是小演奏家之一
她們似乎也隨著音樂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

音樂會最後以熱情奔放的英文曲目《狼Wolves of throne》作為結束,將整場音樂會帶入高潮。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是對音樂會最好的讚賞。還有許多的小朋友表示要學習華樂呢!
王家榮參贊和馬紅英主任與台上的演奏家們一起合影留念。


嘉賓與觀眾合照

策劃人張蓉暉表示阮咸印象室內樂團與樂見音樂中心將舉辦更多的音樂會,給喜愛華樂的孩子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用音樂表達自己對於文化的熱愛。

張蓉暉,阮演奏家,教育家,現任新加坡華樂團阮聲部首席、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內樂團藝術總監、樂見音樂中心創辦人、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阮專業專任教授。她自幼跟隨山東派古箏大師高自成習箏學藝。後師從寧勇,苗曉芸,張鑫華學習阮與柳琴專業,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
2005年,張蓉暉創辦了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內樂團。樂團曾受邀出訪多個國家及藝術節,多次為國家政要演出,譽聲海內外。 張蓉暉熱衷於音樂教學,眾多學生在國內外獲獎無數。
小知識課堂
阮,又名阮咸,中國彈撥樂器的一種。相傳魏晉名士阮咸以擅長彈奏秦琵琶著名,他完成了改革,所以後人稱之為阮咸。現在使用的阮是經過改良的,分為五種: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裝置。

近些年,阮格外受到關注,它的聲音已走進世界各地,如李安的臥虎藏龍,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張藝謀的印象麗江,印象五台山等,都能聽到阮咸柔美圓融的聲音。
(圖文:新加坡樂見音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