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富豪為逃避中國貨幣管制,在新加坡被坑2000多萬...
富人的生活你永遠不懂!
大國內有大批的隱性富豪...沒人知道他們究竟有多少錢...
而為了洗白自己的錢,或者是達到轉移財富的目的...
不少人通過所謂的地下錢莊「周轉」資金...

(圖:來源自網絡)
特別是2017年起一波又一波的新政,導致海外匯款難上加難...
2017年,中國《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便正式啟動,普通中國公民在購匯時繼續受到每年每人購匯額度不超過等額5萬美元的限制。在向外匯款時,更需遵守「超過等額1萬美元匯款將算作大額交易上報」的新政策。
自從中國「個人每年5萬美元跨境匯款」的政策開始實行,各種灰色匯款開始猖獗。
通過海內外地下錢莊,利用多個帳戶「螞蟻搬家」,通過人海戰術多次往返國內外夾帶現金……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這種投機取消的地下交易,看似方便,但也危險。正因為缺乏監管,讓不少人的錢在「周轉」途中,不翼而飛。
...
中國一女富豪就這樣中招了!
女富豪拿到了新加坡綠卡遇到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匯款!
2000萬人民幣對於富豪來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匯到新加坡?
5萬美元,相當於6.7萬新幣,2000萬人民幣如果按照規定合法購匯,使用1個人的額度來匯的話,需要匯上60年……
1個人的額度要花60年,那如果找多個人...
不就可以一次性匯完了嗎?
這就是傳說中的「螞蟻搬家」
這樣的行為不僅觸犯了中國外匯相關規定,也不符合新加坡公共政策...
但是,女富豪還是抱著僥倖心理找到了「兌換商」A
女富豪想把300萬美金轉到A在新加坡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的私人財富帳戶...
但是銀行沒法操作把她介紹給了瑞士私人銀行一個職員B
這B有「手段和辦法」用印尼的匯款公司把300萬美金成功轉到了瑞士信貸銀行
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女富豪想把另外300萬美金轉到法國巴黎銀行
這一次就沒那麼順利了
B表示「印尼那公司沒準備好」
第二次採用:「螞蟻搬家」
讓女富豪把錢存在了四個戶頭中
...
於是很快,女富豪把第二筆2000多萬人民幣分散匯給了B給她的四個中國的銀行戶頭。
四個戶頭中,一個屬於B的前同事C,兩個屬於D,另一個屬於一個叫E的中國男子。
去年10月18日,錢如期匯達。
D的兩個戶頭一共收到1397萬5000人民幣(約280萬餘新元)
C收到700萬人民幣(約140萬餘新元)
E康某戶頭則有10萬人民幣(約2萬新元),總計422萬新元。
據說,這筆錢最終流向了一名叫「艾倫」(Allan)的中國非法匯款商。這個艾倫,也是D和C的聯絡人。他們打算通過艾倫,把錢給弄到新加坡。
誰知,人民幣匯出去了,卻沒有如期出現在女富豪的法國巴黎銀行戶頭上。這筆巨款,不翼而飛了。
女富豪一看錢老不到帳,趕緊去找B和C。而這兩位表示,不關我們事啊,我們就只是個中轉而已。
等了半個多月,女富豪始終沒有拿到錢,也等不到解決方案,又怕這幾個人合夥把錢弄走了,直接把牽涉在內的三名新加坡人告上了高庭,理由是他們誤導和欺詐她。
事情一共涉及五個人,介紹人B,B給的匯款戶頭持有人C、D、E,匯款商艾倫。前三個找得到人,後面倆竟然神秘到誰都不知道具體情況……
C和D承認,他們確實提供了戶頭供女富豪轉帳使用。
但E是誰?他們不知道。
而案件的重要人物「匯款商艾倫」,竟然也十分神秘。按理說,這大筆錢都要匯到艾倫那裡,這幾位中間人至少得清楚他的來歷和操作。
然而,別說身份、長相、住址了,連電話都沒有,只有艾倫的微信聯絡方式。

(圖:來源自網絡)
B說,我只是介紹了C給女富豪轉帳而已。
C說,錢都匯給艾倫了。至於證據,只有一個匯款單,以及刪掉了大部分聊天信息的微信交流。而這個匯款單,只能證明C和D給艾倫匯了198萬美元。
作為銀行的現任職員和前職員,對匯出巨款的對象卻知之甚少,法官表示不可思議。「他們並不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匯款的一般人,300萬美元這麼大一筆錢,他們卻只知道艾倫的微信號,讓我感到十分吃驚!」
即使其他的錢都匯給了艾倫,並且隨著這個「誰也不熟悉」的艾倫消失了。
實際上,通過中轉,B、C和D也是賺了女富豪不少的。
還沒有刪除的微信信息證明,這裡面有兩次加價。
艾倫給C和D的利率是1美元兌6.97人民幣,C和D轉給B就變成了1美元兌6.99人民幣,而B給盧女士的利率是1美元兌7.025。
也就是說,通過第二次匯款,僅僅B收到的利潤,都有10萬美元。
隨著資產被凍結,並被法庭勒令講出錢到底去哪裡了,B三人似乎都有些著急。
他們指責新加坡高庭不應協助女富豪的資產凍結令申請,因為根據中國跨境匯款的政策,300萬美元的轉帳算非法,也違反新加坡的公共政策。
不過高庭法官認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違規事件。
但是,新加坡的法庭是公證的,法官也表示,三個答辯人大可在審訊中以這個作為辯護理由之一。「三名答辯人沒完全坦誠相告,讓他們拼貼式地打這起官司是不公平的。我下令任何質詢起訴人是否違法,以及如果她真的違法,是否影響她的索償的事宜,必須等待審訊時聆聽。」
到底這不翼而飛的錢去了哪裡,每個人都要負什麼樣的責任。相信審理後,新加坡法庭會給予公證的裁決。

(圖:來源自網絡)
既然選擇投機,那就要擔起可能會付出的代價。誰都如此。
事實上,這些年類似案件層出不窮。近年來,下面最令人震驚的兩個案例,不僅詐騙數額驚人,詐騙人數也是數以百計。
最後,一個防詐騙小貼士供參考:
哪些是詐騙
收到的郵件來自可疑的電郵地址
一筆交易感覺太好了,像是天上掉餡餅
不通過努力就能獲得不義之財
對方沒有辦法提供自己的身份證明
哪些千萬不要去做
把錢匯給你不認識的人
把個人資料提供給陌生人
不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就匯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