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及電子信息技術掀起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推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如今,計算機人才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
日前,Guide2Research公布了一份2021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各國的計算機產業實力。

榜單中,新加坡共有11名計算機科學家上榜。新加坡雖然面積不大,但因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十分發達,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因此,新加坡能有11人上榜並不令人意外。
美國是計算機傳統強國,有著麻省理工、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等計算機強校,擁有全球領先的計算機巨頭。而且,美國發達的經濟吸引著眾多他國人才的湧入。

因此在這份榜單中,美國共有614名計算機科學家上榜,形成了碾壓態勢。其中,印度籍美國人Anil K. Jain教授,已經連續四年多的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共有40名在史丹福大學任職的計算機科學家上榜。由此,在研究機構人才數量上,史丹福大學居於全球第一位,表現優異。
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則分別以38名、37名的上榜計算機科學家數量,排在第二、第三位。

如此強大的師資力量,讓美國計算機教育全球領先,進而保證了美國計算機人才培養量。
不只是高校,美國許多科技公司中也是藏龍臥虎。
谷歌坐擁24名上榜計算機科學家,微軟坐擁21名,人數較去年明顯提升。二者分別為頂尖計算機科學家人數最多和第二的產業界機構。由此不難看出,為何美國計算機產業能如此強大。

中國共有53名計算機科學家上榜,數量排名全球第三。其中,張宏江為中國大陸第一大計算機科學家。
張宏江曾任職於微軟、金山,退休後成為源碼資本任投資合伙人,在計算機領域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榜單排名第41位。
如今,張宏江已經發表約400篇學術論文,擁有約200項國際專利,可見其實力。

從榜單中可以看出,雖然我國排名靠前,但同排名第一的美國與以60人排名第二的英國相比,可以看出,我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需要我國從教育、師資力量、科技創新等多方面,來推動中國計算機人才數量的增長。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