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新加坡咖喱」食譜趣聞還在熱傳,本地政府機構因此趁佳節喜氣搞一搞幽默,在傳達居家安全訊息之餘,也對這個新聞「戲謔」一番。
《紐約時報》一烹飪欄目2月2日上傳教學視頻,請來駐台北的美籍記者Clarissa Wei示範如何烹調「新加坡咖喱」,但成品賣相不佳,和本地道地咖喱雞相差甚遠,引來網民非議,直指像「溝渠水」。
《紐約時報》烹飪欄目所展示的」新加坡咖喱「備受熱議,建屋發展局2月5日在Facebook圖文並茂,提醒民眾不要把煮壞的咖喱直接倒入水槽內。

(圖片來源網絡)
「即使咖喱雞煮得不好,也不應該倒入水槽內,因為油脂可能會令水管阻塞。相反的,應該把它裝在一個有蓋的容器內,然後才丟棄。」
新加坡民防部隊則藉機對民眾「曉以大義」。在這篇2月4日上載的帖文中,民防部隊除了指出同烹飪相關的活動是住家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同時提醒居民不要不看管正在烹煮的食物,以免咖喱看起來真的像「溝渠水」。

(圖片來源網絡)
這兩篇帖文都獲得網民熱烈迴響,每篇都有數百人轉發。有網民表示,「抓住時事」是傳遞訊息的最佳方式。
更有眼尖的網民發現建屋局帖文的插圖中還畫上「咖喱事件」中頗受爭議的「香蘭葉」,並表示一定要把香蘭葉丟棄,以免造成阻塞。不過,也有網民認為,並非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新聞,因此借「咖喱事件」來做教育,民眾未必能接收到所要傳達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