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心臟中心引進脈衝電場消融技術 治療心房顫動病患


國大心臟中心引進脈衝電場消融技術 治療心房顫動病患
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引進安全性更高的脈衝電場消融技術,治療患有心房顫動的病患,手術時間也縮短一半。記者林映慧報道。
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引進安全性更高的脈衝電場消融技術 (Pulsed Field Ablation),治療患有心房顫動(AtrialFibrillation)的病患,手術時間也縮短一半。
這項新技術通過利用一系列非熱性的超短電脈衝來消融特定的心臟組織,糾正異常的心律,比較適用於陣發性房顫患者。
46歲的張鋒在約五年前開始出現間歇性心律不整的情況。熱衷於運動的他,開始在爬樓梯或走上坡路時感覺喘不過氣。
後來,確認患有房顫的他在今年1月接受脈衝電場消融手術,成為國大醫院首位接受該療法的病人。
他說,這個新的技術比傳統的技術要縮短了很多,比傳統四個小時少兩個小時 ,他的信心就更大了。他是覺得是藥三分毒,他還年輕。 長期吃藥會有顧慮,可能會對身體的其他器官造成傷害,尤其是肝臟或者腎臟。
張鋒也說,做完手術後,感覺心臟的負擔減少許多,呼吸更加順暢,也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脈衝電場消融技術(Pulsed Field Ablation)。(圖:林映慧)
以往,最常用來治療房顫的醫療方法是通過利用熱能或冷能在心臟內製造微小的疤痕,阻斷不規則的電信號,讓心跳恢復正常。不過,這可能對心臟附近的結構和組織帶來損害。
國大心臟中心心臟電生理學主任兼心臟內科高級顧問醫生蕭瑞聰說,新技術更加安全。
他說,因為他們之前做射頻消融的時候,很多時候會傷到別的細胞,周圍的神經線或者血管,食道。可是,這個PFA比較安全,是針對這個心肌肉 ,不會影響到別的細胞。
但是,蕭瑞聰也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新技術完全沒有風險,因為在手術中仍需通過血管將儀器穿刺到左心房。
他還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問題的人增多,心房顫動病患的數量也相繼提高。他相信,在未來,脈衝電場消融技術的使用將更加普遍。
國大心臟中心是本地首批使用這種技術治療房顫患者的醫院之一,至今已為三名病患進行手術。目前歐洲和澳大利亞也使用這種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