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新加坡宣布進入新常態第一個月。
然而僅1天,死亡病例增加了,感染群也增加了,這次中招的兒童、學生更多。
網友擔心的同時也覺得非常怪:
「這就是新常態?」
新增1例新冠死亡病例,8月第6起
幼兒園竟出現感染群
前天,竟然又有人因新冠病發症去世了。
他是這個月的第6起。

衛生部的文告這是麼交代他的染病情況跟死因的
7月28號出現症狀 7月29號送往陳篤生醫院,當天確診 8月11號去世 也就是說,從確診到去世經歷14天。
衛生部強調這個不幸去世的69歲新加坡籍男子,沒有接種過疫苗。
此外他的死因是新冠併發症,他本人有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
這個男子的死亡情況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有基礎病、沒有接種過疫苗、年齡又大,集這些條件於一身的人,就是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
回看前面幾個死亡病例的情況:
1)34歲烏克蘭籍船員(第38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死於新冠併發症 症狀:出現發燒、咳嗽和昏睡症狀 確診到死亡:0天(8月1號確診,當天死亡)
2)58歲新加坡籍婦女(第39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死於新冠併發症 症狀:無透露 確診到死亡:5天(7月29號確診,8月2號死亡)

來源:CNA
3)79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0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高血壓的基礎病 症狀:呼吸急促和低血壓 確診到死亡:0天(8月4號確診,當天死亡)
4)63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1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 症狀:發燒和咳嗽,送醫前曾暈倒 確診到死亡:0天(8月5號死亡後確診感染新冠)

來源:Yahoo
5)80歲新加坡籍女子(第42起死亡) 疫苗:未接種 死因:無透露,但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房顫動病史 症狀:7月21號就有症狀,具體無透露 確診到死亡:16天(7月23號確診,8月7號死亡)
6)69歲新加坡籍男子(第43起死亡) 從確診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病例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比較多。 而且近期的新冠死亡病例都有這些特點:高齡且有基礎病,沒有接種疫苗。
昨天是自10號解封后的第二天,重症患者的人數沒有出現顯著增減的趨勢。

目前本地總共還有508人住院。 其中重症43人。其中32個需要吸氧,11個人住在重症監護室。43個病例中,只有6個是完全接種疫苗的。
從年齡分布來看,43個病例中有35個是年齡在60歲以上的。 而這也是更危險的地方。
有一些老人不適合接種疫苗,或者還未接種,這樣一來感染新冠以後,一旦病發情況就容易危急。

從8月10號開始的一個月,就是新加坡進入常態化的預備期。 現在新加坡完全接種率是72%,接種完至少1劑的人有81%。
也就是說,這個月里感染風險最大的就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包括老人及12歲以下的娃。
按照新加坡每天增加1%的接種率。
理論上全民免疫100%還要27天左右。如果算進一些因自身條件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群,免疫90%,也得18天左右。

然鵝問題在於,在這18天內還會有多少人中招?

孺廊小學(Rulang Primary School)近期接連曝出確診。
之前是一名小五生,現在又有1名小一學生跟1名小三學生確診。
後者是因為家人傳染而確診的。
除了上述學校幼兒園,昨天出現小學生確診的還有裕華小學(Yuhua Primary School)、瑪麗蒙女校(Marymount Convent School) 其實從上個月開始,學校出現確診的情況已不少見。

示意 但教育部沒有選擇停課,因為確診率較低。 其次是本地兒童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後,症狀都較輕微。
只是當局的放心,群眾卻還是免不了擔心。
網友:這就是新常態? 未接種的易感人群怎麼辦?
會有更多人死亡,更多人感染。
新冠不是不存在,只是當它不在。
網友又迷又亂:這就是說的新常態。

現在到了考慮高風險易感人群生命安危的時刻。
「為什麼他們這麼著急強調病患是不是接種過疫苗。現在已經變成如果沒接種疫苗,那就是因為新冠死亡。如果接種了疫苗還死亡,那就是因為他們的潛在疾病。」

「所以高風險的易感人群都處在新冠併發症的威脅中。」

比如那些不能接種疫苗,卻又暴露在風險環境中的孩子們。
「幼兒園感染群?我們還是不能那麼輕易的就將新冠視作流感吧,孩子有沒有接種,如何流感。」

「我去接我孫女,看到很多小孩子坐得很靠近,然後到戶外的時候就你追我趕沒有戴口罩。還是希望能保證他們安全的。對於孩子來說,新冠也能當流感嗎?孩子沒有接種疫苗,旁邊又有大人在場,有的還在吃自己的便當。」

還有那些因為自身條件沒法接種疫苗的人。
「希望專家可以儘快給我答覆看能不能接種疫苗,我不是反疫苗者,只是因為我的身體條件導致我到現在都沒有接種。」

「為什麼既然這個男子的身體條件不能接種mRNA疫苗,但科興卻還是沒有完全獲批?」

另一方面,由於近期因為沒接種過疫苗感染新冠死亡的例子太頻繁出現。
對於其他老人也起到了不小的「震懾作用」。
「我親爹那樣頑固的人都去接種疫苗了。」

總的來說,大家現在對於新常態其實是可以接受。
但問題在於,這個新常態不能只是疫苗接種者的新常態。
據國大的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新冠病毒不僅僅可以通過咳嗽或者打噴嚏傳播。
在呼吸、說話、唱歌的時候,也可以!

尤其是說話跟唱歌產生的細飛沫,病毒顆粒含量比打噴嚏的還要高。。。
這意味著,如果疫苗接種者感染病毒,那麼他們沒有接種疫苗的家人,更容易感染病毒。
如果我們身邊的人,親人,仍有人處在感染病毒的風險之下。
那麼就想問問:
這樣的生活,真的可以算是恢復正常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