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因為距離近、教育水平高、中文通用、護照免簽等優勢,吸引了大批想要移民的人。而且,更讓人心動的是,入籍新加坡之後還能享受教育、買房、醫療等方面的福利補貼。
而新加坡人力部宣布,從2023年9月起,新加坡將推出更為嚴格的EP准證的審核制度: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簡稱COMPASS新計分制。
申請者須通過框架的四個項目(薪水、學歷、外來職員占比、新加坡公民占比)獲得累計40分,以符合申請EP的資格。

到底要怎麼打分?我們來詳細解讀一下(注意,C1—C4是基礎項,C5—C6是加分項)
C1(個人)薪水Salary 申請人的固定月薪與新加坡本地 PMET (PMET: 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 Technicians)人士的工資相比,獲取相應的分數(這些標準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月薪超過90%的人,20分 月薪在65%-90%之間,10分 月薪低於65%,0分
C2(個人)資質Qualifications 也就是學歷啦! 擁有頂級機構資質,20分 擁有與學位相當的資質,10分 沒有與學位相當的資質,0分
而根據MOM官網的信息,頂級機構包括:
1.國際排名前100的大學
2.其他高知名度大學
3.新加坡自治大學(即NTU, NUS, SMU, SIT, SUSS, SUTD)
4.在特定領域被高度認可的職業院校
與學位相當的資質包括: 與學士學位相當的資格 獲得行業認可並獲得相關部門機構認可的專業資格
C3(公司)多樣性Diversity 這一項評估了申請人的國籍占公司PMET人士國籍的比例。 占比<5%,20分 5%<占比<25%,10分 占比≥25%,0分 注意:如果是公司本身就少於25個PMET職員,則在C3項自動獲得10分。
C4(公司)對本地人就業的支持Support for Local Employment 這一項評估了公司中本地PMET職員的占比。 超過50%,20分 在20%-50%之間,10分 少於20%,0分
C5 (個人)技能 Skills Bonus 如果申請人的工作屬於新加坡的短缺工作,那麼將額外加20分。短缺工作和新加坡數字化、信息通訊相關(niche infocomm-related roles supporting Singapore’s digitalisation drive.)。
注意:如果申請人的國籍在公司的 PMET 職員中所占的比例為1/3或更高,則技能加分將減少到10分。
C6 (公司)戰略經濟優先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 Bonus 如果公司符合創新或國際化活動的特定評估標準,則額外加10分。在這一項中,新加坡旨在鼓勵公司參與創新及國際化、發展當地勞動力或生態系統。例如公司參與以下項目:
- ESG’s Scale-up SG - EDB’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cheme for Companies (RIS(C)) 等等。
以上政策,適用於從2023年9月1日起新申請EP者,也適用於從2024年9月1日起更新EP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