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擔心病人跌倒 出手相扶反挨拳頭

調查:多數醫護人員曾經歷或目睹同事被騷擾或暴力對待 但少數會舉報或追究
調查發現,大多數醫護人員曾親身經歷或目睹同事被騷擾或暴力對待,但很多卻不認為這些屬於騷擾或暴力行為,一些則因為同情病人處境而沒有追究。
調查發現,大多數醫護人員曾親身經歷或目睹同事被騷擾或暴力對待,但很多卻不認為這些屬於騷擾或暴力行為,一些則因為同情病人處境而沒有追究。
33歲的高級註冊護士戴維在陳篤生醫院服務了11年。今年1月,一名病人因為覺得護士服務太慢而在病床上大喊大叫,還企圖下床。正好經過的戴維擔心病人跌倒,就伸手扶對方,不料病人揮拳打她。
戴維說,當時她的同事圍上來阻止病人繼續動粗,並通知保安人員到場協助。醫生也擋在戴維前面保護她,還嚴厲警告病人。
戴維過後在同事和上司的建議下報警。
預防騷擾和暴力對待醫護人員勞資政三方工作小組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醫護人員在過去一年曾遭遇或目睹騷擾或暴力對待事件,當中有一半每星期至少經歷或目睹一次這類不當行為。藥劑師、病人服務助理、護士等最有可能碰上這種情況。
其中,最常見的騷擾和暴力對待行為包括:病人或看護者對醫護人員大聲喊叫、威脅投訴或採取法律行動,以及貶低或侮辱醫護人員。
儘管如此,很多醫護人員會把這些不當行為合理化,認為是工作的一部分,或因為同情病人的處境而沒有追究。
國家傳染病中心助理護理主任俞靚說,中心近年來積極通過培訓、舉辦講座等方式來提高醫護人員這方面的意識。
「以前很少聽到有人會舉報,通常他們不會講。可是現在我覺得因為有這些教育,他們慢慢會明白自己的權益是什麼。」
衛生部將同本地三大醫療集團合作,制定一套零容忍政策,清楚列明騷擾或暴力對待醫護人員的定義、舉報和對付這類行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