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d Asgari現在在紐約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任教。
2014年,他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順利在紐約開啟了自己的人生新階段,走入學術圈。
如今,Navid Asgari在福特漢姆大學加貝利商學院戰略與統計系擔任助理教授。他有很多當年讀博士的回憶,在這裡,與國大商學院未來的學弟學妹們分享。
Navid Asgari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博士 2014
福特漢姆大學加貝利商學院
戰略與統計系助理教授
Q1 是什麼讓你發現讀博士是個正確選擇?
Navid Asgari:我讀PhD主要是有好奇心,想了解商業戰略是如何幫助企業取得成功。而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學術生涯不但能滿足我的好奇心,還能夠給予我充分的自由。
Q2 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博士項目,當時是什麼吸引你?
Navid Asgari:博士申請競爭一直非常激烈,所以很多申請者都會同時申請多個項目,但我沒有申請很多學校,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是我申請的唯一學校。
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還要從我在新加坡的一次短期旅行說起。那次,我有幸參觀了NUS校園,遇到了兩位教授,Kulwant Singh教授和Pasha Mahmood教授。
通過兩位的教授的介紹,我了解到了學校的情況以及重點研究。通過與他們的對話,我發現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提供所有我需要的,國大的硬體基礎設施在世界也一流,因此我毫不猶豫地申請了國大的博士項目。
另外,新加坡是我最喜歡的國家之一,也許這也是我選擇國大的原因。
Q3 你在國大商學院的體驗如何?
Navid Asgari:可以說是苦樂參半吧。因為我是工科出身,所以花了一段時間才習慣像社會學家那樣思考和寫作。
起先,我需要花很長時間去閱讀文獻、學習新知識、收集數據和寫作。等我掌握了提出研究問題和論文寫作的訣竅時,一切才終於柳暗花明了。
當然,如果沒有學院教授們的關懷和悉心指導,以及好朋友們的支持,我可能很難順利熬過這段艱難的過渡期。

原先我對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有一個粗略的想法,但實際上,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終於畢業。我低估了創建研究樣本及實證檢驗所需的工作量,最後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這一部分的工作。
不過,之後的經歷就要順暢得多了。我的論文企劃順利獲得了戰略管理學會(Strategy Research Society)「戰略研究基金會」(Strategy Research Foundation)的研究資金,而最終的文章還獲得了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技術創新管理(TIM)最佳論文決賽入圍獎」(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Best Dissertation Finalist Award)。
那篇論文已經在《戰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發表,並且也提交給其他的戰略學期刊。
Q4 讀博的感受是什麼?尤其對於那些一想到讀博就頭皮發麻的人,你有什麼想要分享的?
Navid Asgari:我始終認為,只要一個人能夠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做到。但是,你也應該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博。
如果你只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認為做一名教授可能很輕鬆,那就絕對不應該申請博士,因為事實並非如此。但如果你是真心喜歡學習、閱讀和寫作,讀博就完全可以在你考慮的範圍內。
當然,在考慮到未來收益的同時,你也要考慮到機會成本。
Q5 在紐約已經生活四年了,你會想念新加坡嗎?
Navid Asgari:當然,我非常想念新加坡。新加坡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有很多東西都讓我留戀,而其中最讓我想念的就是母校國大了。
每次我有機會回新加坡的時候,都會到肯特崗主校區看看。穿過高低起伏的校區,漫步在鬱鬱蔥蔥的綠茵之中,聽聽小鳥唱歌般的輕啼,這一切會讓我倍感愜意。
國大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沉睡著我的回憶,讓我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讀書的時光。
除了NUS,新加坡的美食,熱帶水果,還有經常突然其來的傾盆大雨,古雅典致的小街小巷,都讓我十分想念。
Q6 你現在當了教授,覺得和學生時代有什麼不同?
Navid Asgari:有兩點不同:第一,現在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對於最熱愛的學科——戰略,實在是知之甚少;第二,比起學生時代,我現在對這個領域的熱情更大了。所以,我現在更加渴望學習和探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