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辛苦一輩子為孩子們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但是生活中,總有一部分孩子不那麼懂事,長大之後反而對父母們不揪不採,甚至還不管父母的生活,讓父母們一把年紀還得為吃喝擔憂。

而在新加坡,基本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依據政府的公積金制度規定,父母從普通帳護提撥的教育費,日後需由兒女全數歸還,不從者將面對新加坡法律的制裁。新加坡公積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就是這麼一個大至購屋、小至兒女教育費歸還父母皆有所規定的制度。
1955 年新加坡政府決定設置公積金,由僱主和受僱員工每月共同提拔退休金,經過多年的演變與調整之後,這個制度目前看來與其說是退休金計畫,不如說是由政府規定的強迫儲蓄計畫,無論是購屋、保險、甚至子女教育費或醫療費用都包含其中。
剛開始公積金是由中央政府集中監理與運用,1980 年代,公積金制度被社會抨擊利率太低,無法提供有效保障,1986 年開始,公積金局推出公積金投資計畫,讓參與者可將普通帳護和特別帳護投入經過新加坡金融監理局和公積金局核准的商品。
其實在新加坡,公積金是可以解決人們的三大基本生活需求,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
一、退休

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讓您在退休後終身可每月領取固定入息。用來加入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的存款越多,您退休後的每月入息也就越多。
二、醫療保險

您的保健儲蓄戶頭存款可用來支付將來的醫療開銷,特別是退休以後的醫療開銷。保健儲蓄存款也可以用來支付您的終身健保保費,以及其他醫藥費。
三、住房

您可以用公積金普通戶頭存款購買組屋或私人房地產。
有人會問,如果公積金是我的錢,我為為什麼不能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呢?
對此,人力部與中央公積金局表示,公積金為人們日後退休生活做準備。
新加坡人越來越長壽。在目前65歲的新加坡人當中,一半的人將活到85歲以上,三分之一的人將活到90歲以上。所以,我們必須為退休生活存更多錢。
目前,新加坡人的公積金也可以用在其他基本需要,如住房和醫療保健。如果公積金存款用在更多用途或太早提取,就無法應付您以後的退休生活開銷。
不過,患重病者可以健康狀況為由申請提早領取公積金存款。
對於普通戶頭存款不足以償還房屋貸款這個問題,人力部與中央公積金局也給出了答案。
他們表示,有需求的人可向建屋發展局住房諮詢專員尋求援助。對於面對短期財務困境的組屋屋主,建屋發展局將制訂短期措施,例如在一段時期內減少或延後屋主的房貸還款,或者制訂分期付款方案,協助屋主償還拖欠的款項。
對於已沒有能力負擔組屋的屋主,建屋發展局將協助他們找尋長期解決辦法,例如轉而購買負擔得起的小型組屋。
三招教你如何能夠提升公積金價值?

1.公積金利率
您的公積金存款可賺取零風險的誘人利率:
普通戶頭年利率高達3.5% *
特別戶頭和保健儲蓄戶頭的年利率高達5% *
年滿55歲及以上的會員的首$30,000公積金存款年利率為6%
* 包括公積金存款總額首$60,000存款可享有的額外1%年利率
您也可選擇以下方式增加公積金存款:
通過「自願繳交公積金」或「填補退休儲蓄計劃」填補公積金戶頭。
把公積金存款轉入特別戶頭(如果您未滿55歲)或至退休戶頭(如果您已滿55歲及以上)。相關存款轉移不可逆轉,附帶條件。
如果您願意承擔投資風險,以獲得更高潛在回報,可考慮參與:
2.公積金投資計劃(CPF Investment Scheme)
適合有經驗和時間自己投資的會員。
3.長期投資退休計劃(Lifetime Retirement Investment Scheme) ^
適合打算進行長期投資,但沒有時間或經驗主動管理投資項目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