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開始的16個小國參加
至今已增加到107個成員國
超過了聯合國成員的一半
這些成員國都是
人口小於1000萬的小國家
包括挪威、不丹、愛爾蘭等等

最近到美國參與聯合國大會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主持了2019年的小國論壇
在會上李顯龍表示
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
經濟規模太小了
在經濟/軍事/外交/自然災害等方面
都處於劣勢……
李顯龍總理甚至說:
「如果新加坡明天消失,
世界或許還是會繼續照常運作」

經濟上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
各方面都沒有大國的抗打擊能力強
因此在決策上不允許「犯錯」
小國缺乏捍衛自身的戰略深度
在軍力上無法與大國抗衡
夾在大國中間
在外交方面新加坡需要格外謹慎

「如果我們沒有小心管理好我們的外交關係,我們自主命運的自由可能會被嚴重限制,即使我們保持名義上的主權或獨立。」
縱觀歷史
很多小國家早已不復存在
存留下來的只是極少數

以上這些話也並非妄自菲薄
新加坡一直都很清楚明白
自己在國際上的位置
「危機感」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李光耀在自傳裡面
談及新加坡也都是「生存之道」
對新加坡這個小國家來說
生存高於一切
也正是這種強烈的危機感
和清晰的自我認知
以及務實的經濟政策

這種「自知之明」
使得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
發展成為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

「新加坡社會分化」
新加坡一直敢於直面
一些國家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比如說「貧富差距」、「社會分化」
去年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
(Channel NewsAsia)
出了一個紀錄片叫《不分階級》
(Regardless of Class)
展現的就是當今新加坡
「階級」這個無形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
社會分化到了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地步
這些分化可以是貧富差距導致
或者是學歷差距導致
甚至是學習成績高低導致


《不分階級》
紀錄片採訪了幾個9-11歲的小學生
想知道他們對富有和貧窮的態度

主持人問:
「你們(每天)有多少零用錢?」
右邊黑衣服的女孩說:
「4塊錢。」(新幣)
中間粉色衣服的女孩說:
「哇塞 !」(露出了羨慕神情)

粉色衣服女孩繼續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學校如果你擁有最昂貴的東西
那麼你也最受歡迎」
主持人好奇:「什麼樣的昂貴東西?」
「Smiggle鉛筆盒,Smiggle包包,
反正就是Smiggle的東西。」

小女孩表示這個牌子的文具很好看
可以拿來在同學間炫耀

主持人:
「你覺得富人對窮人很糟糕?」
小男孩:「是的」
主持人:
「你都看到他們(富人)做了什麼」
小男孩:「嘲笑(窮人)」

另一個小女孩說:
「我爸爸經常告訴我必須好好學習
否則以後就會變成開垃圾車的人」
(椰子咋覺得這話蜜汁熟悉呢)
都說童言無忌
小孩子的這些想法和描述
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節目訪問了保安人員、清潔工人等
他們表示自己是「無形的」
甚至被視為「奴隸」
節目隨後採訪了幾個
不同學術程度的新加坡中學生

之前新加坡中學採用分流制
確保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跟上
但也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分化
主持人問:
「你們平時都跟不同流派的學生交流多嗎?」
華裔小姐姐說:
「我們基本上不跟快班的人玩
因為他們看不起我們」

成績較低的小哥哥也表示
自己有快班的朋友
但很少在一起玩
他覺得快班的朋友不喜歡他
主持人問:
「他們對你(態度)很差嗎?」
小哥哥:「就是無視我們」

隨後小哥又自嘲了一下:
「也許我們太不一樣了
他們在學校總是安靜又整潔」
(此處cue到兩位同學)
「而我們(成績差的)總是製造混亂」
場面一度很尷尬
最後另一位同學替大家總結了
不同流派的學生不愛一起玩
是因為大家的行為模式太不一樣了
誰都不願意處在尷尬的環境里

這個記錄片一經播出
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不知不覺中,新加坡已經有了「階級」
然而,沒有人願意
自己被當成二等公民
主持該節目的正是一位部長
通訊及新聞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
普傑立指出
「解決社會分化對於我們之所以是新加坡人至關重要——沒有人應該認為自己是二等公民。」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
「我們絕對不要一個固步自封的精英體制」

確保擁有一個開放
沒有入學障礙的體制
讓所有傑出的學生都有機會攀上高峰
就在這個紀錄片被播放不久
新加坡就迎來了
50年最大的「教育改革」
中學教育大改革
但2024年起
本地中學不再有
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將按照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
決定學生將修讀哪一個程度的科目

科目級別分為中學
水準1 (General 1,簡稱G1)、G2和G3
科目編班制比分流制
有更強的流動性
另外中學畢業時
帶有明顯成績區別意味的
劍橋N水準和O水準考試
從2027年起
將被整合為統一的全國考試
不再以N水準和O水準論人
讓所有中學畢業生
站在同一起跑線競爭

屆時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
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
屆時教育部和英國劍橋
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小六會考改革
就在中學的重磅改革之後
沒過多久小學畢業考試的改革也來了
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小升初)
300分滿分制的T-score積分
將會被「八級」的積分等級製取代
(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
會考的四個科目
每科考獲的積分等級
介於AL1至AL8

(AL1至AL8對應的原始成績)
例如AL1是表現最優秀的等級
所以學生在小六會考四科總成績
最後介於4至32分
成績越好分數越少

(未來PSLE的成績單)
以後六會考的成績單
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分數
而是有四個科目各自表現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