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收購公司程序和低稅率優勢

2020年12月1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收購企業有哪些具體的程序呢?今天小艾就帶您一起了解一下:

一.盡職調查

在確定要購買的企業之後,在交錢前要了解清楚您決定購買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首先需要確認的是:買賣雙方所做的交易是否屬實。在這個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幫助您協商企業的價格和排除任何潛在的法律風險。

這個盡職調查的過程,您需要向賣方提出問題,提供詳細說明企業狀況的文件。

在開始調查程序之前,簽署一份協議將更為有利。這份協議可以指出當您對企業進行調查時,賣方不能與其他方進行談判。

協議本身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若之後出現爭議,卻有助於澄清。

具體可以向賣家詢問的問題大致如下:

A.確認賣方

當您購買一家企業時,不能簡單地認為賣家能賣給你。如果賣方是公司,必須確定所有股東都同意出售;如果賣方是個人,必須確定其出售時沒有法律限制。因此這也是確認企業架構的方式。

B.盤點企業實際所擁有的

確定企業的資產切實可行,將有助於公平地評估企業。並搞清可能出現的資產所有權的潛在法律糾紛。

具體需要特別注意的資產:

1)營業資產

企業的資產,這些資產對企業的運行和良好運作非常重要。可以包括機械、運輸工具等。應切實調查賣方是否擁有這些實物資產,是否有保險,是否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企業如需要一個場地來運行,調查詳細說明不動產所有權的租賃協議同樣重要。另一項重要的企業資產是智慧財產權。

2)材料合同

包括任何詳細說明企業內部事務的文件(如股東協議、合資協議、僱傭合同),以及企業與客戶的外部事務。

了解這些合同是重要的,因為需要履行這些合同下的必要義務,以避免被相關方起訴。了解哪項合同對於企業維護以確保順利運營也非常重要。

3)智慧財產權

對企業有價值的東西,很大一部分往往是無形的。例如品牌名稱、商標、客戶名單、價目表、供應商名單等。

這些往往比企業的有形資產更有價值。這些資產容易被抄襲,從而降低了它的價值。要確保將這些內容計入並與其他部分一起轉移。

C.調查企業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如果收購了一家不合規的企業,可能會以罰款的形式耗費更多的成本。

作為一名新老闆,將很難糾正前任老闆的錯誤,因為並不了解企業在您接手之前的狀況。因此,應該以下內容是否存在並已更新:

1)同意書

包括所有必要的證件、許可證以及與當局達成的任何其他安排,以批准企業做某些事情。

2)稅收

若購買的企業已登記商品及服務稅(GST),在接手時必須重新申請商品及服務稅。

此外須注意提交個人所得稅報稅表,以避免惹上新加坡稅務局(IRAS)的麻煩。

還有一點,應該徹底檢查所有的財務帳戶,發現任何不符需儘快解決。

3)報告和審計

了解購買的企業是否必須由政府機構評估健康和安全標準或是否有環境義務,並獲得所有相關報告的副本。

D. 確定有無針對企業的現有或潛在法律訴訟?

確保沒有接手一間陷入困境的企業是非常重要的。應該了解賣方可能沒有告訴的企業是否存在任何正在進行或受到威脅的法律訴訟。

在獲取所有必要的信息後,可以更好地評估是否想要購買該企業,如果確實決定完成購買,將可以更好地準備與賣方就包含在協議中的條款進行談判。

二、完成購買

談判結束後,是時候把商定的條款寫入文件中。這份書面協議應清楚地反映各種企業資產的所有權,以及企業對法律規定的服從性。

在本協議簽署並完成收購後,如公司名稱、註冊地址、公司管理人員的任命以及持股比例發生變化,應在14天內通知會計及公司監管局(ACRA)。

如果選擇保留前管理層的員工,還必須提供新的僱傭合同讓他們簽署,這些合同將從新的所有權生效之日起生效。

另外在公司企業稅方面,新加坡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

新加坡是公司稅稅率最低的已開發國家之一,只有17%。

所有在新加坡投資的支出或利潤都要繳納所得稅,除非是在所得稅法案中特別規定減免的。這些免除的收入包括股份和信託資金的紅利以及固定存款的利息,在進行評稅時,是以上一年度的收入作為基礎。

新加坡政府給企業一次性20%公司所得稅繳稅回扣,頂限為1萬元,或對中小企業給予最高達5000元的現金補貼。

根據生產力及創新優惠計劃企業在六大項目的開支可獲得的稅額扣減為開支的400%,每個開支項目的頂限為40萬元。此外,企業可得到頂限3萬元的現金補助。

居民公司與非居民公司的計稅基礎基本相似。不過,居民公司可以享受下列稅收優惠政策,但非居民公司卻無權享受。

居民公司有權享受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DTA)中規定的優惠待遇。

對新成立的居民公司可享受最長三年的稅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