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校科研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環保的甲殼素生產法 —— 利用廢棄食物(蝦殼和水果殘渣)的混合發酵來提取甲殼素。
來源:NTU官網
甲殼素在食品行業中有多種用途,例如充當食品增稠劑和穩定劑,以及用作抗菌食品包裝。
據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會產生六至八百萬噸甲殼類廢物,其中有45%至60%的蝦殼作為加工副產品被丟棄。

大量蝦殼被廢棄
來源:NTU官網
負責這項研究的NTU食品科學與技術計劃主任William Chen表示:「大量的蝦廢料引起了工業興趣,因為它是甲殼素的豐富來源。但是,目前的提取方法存在著不可持續且對環境有害的問題。

蝦殼是甲殼素的豐富來源
來源:NTU官網
NTU科研人員使用的提取法比目前從海洋垃圾中提取甲殼素的方法更節能、環保和經濟,也減少了化學廢料的排放。
William Chen教授表示: 「我們的新方法回收了甲殼類廢物和廢棄的水果,並使用自然發酵工藝提取甲殼質。這不僅具有成本效益,而且是環保的和可持續的,有助於減少總體浪費。」

通過發酵來提取甲殼素
來源:NTU官網
我校團隊使用「 X射線衍射」技術確定了使用新方法生成的甲殼素的原子和分子結構,並使用「結晶度指數」測量了其純度。測量結果顯示,利用水果廢料中的糖分進行發酵生產的甲殼素質量高於工業生產的甲殼素。
NTU團隊在各種發酵實驗中測試了十種常見水果廢料的來源,例如白葡萄和紅葡萄果渣,芒果和蘋果皮以及菠蘿芯。他們發現,水果廢料中所含的糖分足以推動發酵過程,使蝦殼分解成甲殼素。
William Chen教授表示:「儘管各種類型的水果廢料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但紅葡萄果渣中的糖分解甲殼素的表現最佳。對於希望減少浪費並提高其回收率的釀酒廠來說,這可能是潛在的利益。」

紅葡萄果渣的分解甲殼素效率表現最佳
來源:NTU官網
除此之外, NTU研究小組還發現,他們可以將甲殼素進一步發酵成殼聚糖。殼聚糖可以用作植物肥料中的生長促進劑,或者用作藥物處理中的受控藥物遞送系統。William Chen教授還與多家公司合作,鼓勵採用更環保的工業方法生產甲殼素和殼聚糖。
我校團隊的發現已發表在2020年1月的同行評審期刊AMB Express中。
